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在偶然与想象中撞见他者,完成自我

偶然与想象


《魔法(比魔法更不可靠)》

这部短片同样可以分为三个小段落,再加一头一尾。三个小段落十分明显——车内聊天、办公室争吵、咖啡店偶遇,都是封闭空间,室内场景戏,但通过导演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表演,每场戏都充满了力量,在有限的肉眼可见空间之内扩大出了内心精神无限的空间。而一头一尾,则完美转换了古川琴音扮演的这位女生从被拍摄者成为拍摄者(拍摄背景为正在修建中的建筑),在他者中完善了自我主体。

办公室争吵中,古川琴音扮演的女生问前男友:“比魔法更不可靠的东西是什么?”在接下去的内容里我们马上得知答案,是爱。而再往前推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前男友与她的好友谷米度过了一段魔法般的时光,两人因这段时光而坠入爱河。那么就产生了一个结论,爱会带来神奇魔法,但爱比魔法更不可靠。

在这段办公室的室内戏中,我们得到另一个想要传达出来的重要信息:男女双方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他人的态度都十分摇摆,十分可疑。女生说:“抢走原本属于我的人。”男生回答:“我不是属于你的人。”女生说:“我指的是谷米。”这立时显示出男女双方的想法全然不同之处,导演的两性意识明显在起作用。但很快,女生反驳掉自己的话,加重语气地说:我爱你。但马上又不确定是否真的爱。男主同样如此,表现出自己真正爱得是女主,但每次又彻底打回原形,让人质疑他的这份爱。

女助理突然回来拿包(这像是一种心机)撞见了两人拥抱在一起,女主跑出去,男主想要追,但被女助理质问,他自己都不肯定地问“不用追吗?”

这里有着一种语言和行为上的相反模式,也就是言行不一。当两人说爱的时候,行为上表现得却是不爱,当他们行为上想要表现爱时,语言却又变成了不爱。

短片进入第三个段落,三天后,女主和谷米在咖啡店,窗外偶然走过男主,男主被谷米叫进来。在女主的想象中,自己会进行一番告白,但会失败,男主会起身出去追谷米而不是留在原地,于是她掩面哭泣。镜头瞬间拉近特写,她的侧颜占满画面,然后声音自画外传来,于是我们知道刚才的一切都不过是想象。然而这想象是基于现实的想象,也实则是为她完成了一次蜕变,让她做出了另一种选择,打过招呼后立马起身离开,路上她看见了正在修建的工程,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

在她的想象之中男主为什么没有留下呢?正如办公室结尾男主为什么没有追出。

 

《开着的门》

门大开着,然而却又无人可以真正进入其中。电影开场没有多久,三个人物的性格已经呈现完毕,教授的不近人情坚守原则,男学生的阴暗狭隘心理,高龄女学生的不自信不合群。甚至可以揣测出,女学生与男学生之间的不轨恋情只是因为女生必须抓住她孤寂的校园生活中的最后一根纽带。

在女学生诱惑教授时,阅读最高潮之处时,镜头从门外对着教授,拍不到女学生只能听到她的声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刺激感,一种私密与公开共同存在与画面之中。

当两人一起坐在桌前时,镜头不再对着那扇开着的门了,而教授通过言语反而让自己进入了女学生的心门之中,用言语诱惑了女学生,这串联起了第一个故事,关于对话的色情,或者关于一段魔法时光。

教授说,一旦出现诱惑自己必将陷进去。但是诱惑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却全然不知晓,这又是另一种“言行不一”的状态,由此状态延伸出来的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真正存在的疏离之感。

得知聊天被录音之后,教授没有责怪反而出现性兴奋,在偶然与想象中促成了这一次的性兴奋,包括后面女学生提出的一个“非分要求”。

女学生在教授的言语中得到鼓励,主角看似是教授,实则是女学生,她通过教授寻回了自我,然而因为那封名字相似而导致发错的邮件,让女学生离婚,教授辞职消失,一切原本好似已经搭建的关系网络瞬间因为一种偶然就崩塌了。

但结尾却耐人寻味,五年后,女学生再遇男学生,她态度冷淡,得知男生在出版社工作,提出一个想法,想要对教授进行弥补,但男学生没有多少愧疚心理。当女学生得知他要结婚后,她的行为立马发生变化(言行不一,一边恭喜他,一边亲吻他),这变化的动机是什么呢,大概她想重复一种诱惑复仇,通过对男学生的复仇再次寻回自己的主体。

 

《再来一次》

最有魅力/美妙的当然是这一短片,越看越觉得复杂深奥的也应是这一段。开场就是一个介绍背景的字幕,“因为一种病毒,日本脱离网络,重新进入邮政和电报的时代”,这一环境下,真正引出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变化?而由此,整个影片的气质也产生了一种时空交错倒流的错觉。

首先应该要注意到的一个场景是这里:整部电影中唯一认出夏子的人是同学会上的清宫,而夏子却叫错了她的名字,叫成了清原。而这位清宫的目光中透露出的信息表示或许在少女时代对夏子有着隐晦朦胧的情感,而夏子全然不知。

夏子和小林绫因为一系列偶然与想象的因素相遇到一起,夏子应邀进入小林绫的家中。可当夏子打算倾诉衷肠之际,小林绫发觉了不对劲,双方都认错了人(即使觉得不可能认错,但仍然认错,记忆之不可靠)两人在尴尬(但在观众眼中却充满魔力)中继续交谈下去,并进行了一次治愈双方的模拟游戏。在这一短片中两个人其实互为他者,互相借由对方完成了自己的主体性。

回溯具体的场景,当小林绫向夏子问,那我是谁时,真正的故事从这里正式展开,一场关于“名字/记忆/时间”的争夺战。

起初我认为真正的主体是小林绫,因为对于她的塑造是更多方面的,母子关系、夫妻关系(还顺带着探讨了电影中的文学性),包括成为家庭主妇后的生活,一切都在慢慢杀死她。而这次命运般的相遇则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她,让她寻回记忆与时间。但第二次观看时,两人的映照是相互的(可这又产生了另一怀疑,到头来,是否存在着两人都是自说自话的状态呢?)。

在小林绫家中,第一场扮演游戏之时,由夏子诱导着让小林绫的主体现身,可以清楚看见导演运用的门窗构图,还有窗户上的倒影,使两人始终隔着一条线。而到了室外,轮到夏子扮演那位女同学,两人假装偶然遇见后(与第一次相反的站位),而这一次是由小林绫诱导完成夏子的主体,最后的拥抱是两人共同完成的,彻底打破在家中的那层隔膜。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