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志·汉书(10)
时间:2021-06-13 作者:班固 点击:次
《论语》古文二十一篇。出自孔子家壁中,有两篇《子张》。 《齐论语》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篇。《鲁论语》二十篇,《传》十九篇。 《论语齐说》二十九篇。 《鲁夏侯说》二十一篇。 《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 《鲁王骏说》二十篇。 《燕传说》三卷。 《议奏》十八篇。是石渠阁的议论。 《孔子家语》二十七卷。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徒入围法》二卷。 《论语》类著作共有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论语》这部书,是记载孔子回答其弟子及时人提问,以及其门徒相互问答的一部书。当时弟子对于孔子的言行各自有所记录。子L子卒后,门人相互收集并记下来,所以称为《论语》。汉朝建立后,有《齐论语》和《鲁论语》两家。传授《齐论语》的,有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亘鱼、尚书令五鹿充宗、胶束庸生等人,衹有王堡是名家。传授《鲁论语》的,有宝山都尉龚奋、旦值少府夏堡塍、丞相童贤、垄迭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都是名家。张旦在最后,因而流行于世。 《孝经古孑L氏》一篇。有二十二章。 《孝经》一篇。有十八章。分长孙氏、江氏、后氐、呈返四家。 《孝经长孙氏说》二篇。 《孝经江氏说》一篇。 《孝经翼氏说》一篇。 《孝经后氏说》一篇。 《杂传》四篇。 《安昌侯说》一篇。 《五经杂议》十八篇。是石渠闻的议论。 《尔雅》三卷二十篇。 《小尔雅》一篇,《古今字》一卷。 《弟子职》一篇。 《说》三篇。 《孝经》类著作共有十一家,五十九篇。 《孝经》是孔子对曾子讲解孝道的著作。孝道,是天经地义之事,是人人应尽之事。从大的方面来说,所以叫《孝经》。在汉朝,有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授《孝经》,各成一家之言。各家经文都相同,衹有孔氏壁中的古文不同。“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这两句各家的说法都不合适,古文的字和断句都不同。 《史籀》十五篇。里童工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丢失了六篇。 《八体六技》。 《苍颉》一篇。前七章,是秦丞相李斯所作;《爰历》六章,是秦车府令赵高所作; 《博学》七章,太史令胡母敬所作。 《凡将》一篇。司马相如所作。 《急就》一篇。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 《元尚》一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所作。 《训纂》一篇。扬雄所作。 《别字》十三篇。 《苍颉传》一篇。 扬雄《苍颉训纂》一篇。 杜林《苍颉训纂》一篇。 杜林《苍颉故》一篇。 文字学共有十家,四十五篇。加了扬雄、杜林两家两篇。 《易》上说: “上古时代用结绳的办法记事,后代圣人改用文字记事,百官用来治事,万民用来辨别事物,这都是取之于《易经》中六十四卦中的《央》卦。”“央,用于王庭决断事物”,是说它能宣扬在君王的朝廷,用处最大。古代的人八岁进入小学,所以《周官》的保氏掌管着教养国君之子的事,教给他们六书,称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它们是造字的根本所在。汉朝建立后,萧何创造了律令,也写了这样的条文,说:“太史考试学童,能够背诵九千字以上书的人,才能当史。再用六体来考试,成绩最好的任命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官民上书,字有不端正的,就要揭发举报。”六体,就是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都是用来认识古今文字,摹刻印章,书写幡作为信物的。依据古代制度,书一定要同文字,不知道的暂时空缺,然后来求教年老者,到了衰落的时代,是非没有正确答案,人们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造字。所以孔子说: “我还赶上了史书中的缺疑不写的地方,现在连缺疑不写的地方也没有了!”大概是对字渐渐不正确而感到悲哀。《史籀篇》,是周朝时的史官用来教学童的书,字与孔氏壁中的古文字体相异。《苍颉》七章,是秦朝丞相李斯所作的; 《爰历》六章,是车府令赵高所作; 《博学》七章,是太史令胡母敬所作;文字大多取自《史籀篇》,但篆体又差别很大,造就是所谓的秦篆。这时候已开始创造隶书,起源于官府中诉讼案件很多,为了方便省事,这种简便的文字首先用于处理徒隶事务的公文。汉朝建立后,乡间的教师就合集成《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把六十字断为一章,共有五十五章,合并而成《苍颉篇》。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没有重字。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都是《苍颉》中的正字。《凡将篇》则有很大的出入。到元始年中,征召天下懂得文字的人以百计,各命他们在朝廷中记字。扬雄选取其中有用的来作《训纂篇》,顺着连接《苍颉篇》,又换了《苍颉篇》中重复的字,共成八十九章。臣又继承扬雄的作了十三章,共成一百零二章,没有重复的字,六艺和各书所记载的字大致都齐全了。《苍颉篇》中多古字,平庸的教师弄错了它的断句,宣帝时就征召齐国的能纠正断句的人,张敞去接受传授,传到他的外孙的儿子杜林时,他就作了解释,与《苍颉篇》并行。 六艺总共有一百零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比《七略》增加了三家,有一百五十九篇;减去了重复的十一篇。 六艺的文章中:《乐》用来调节精神,是仁的表现; 《诗》用来端正言语,是义的运用。《礼》用来明确规矩,明确了就容易见得着,所以没有注释。《书》用来推广道德,是求知的方法。《春秋》用来判断处理问题,是信用的标志。这部书,体现仁、义、礼、智、信,相互补充,不可或缺,而《易》又为其本源。所以说“《易》的意义不知道,那么乾坤差不多就要停息了”,这是说同天地共始终的。至于五学,世代有变化,就像五行交替行事。古代的学者边耕种边修养,三年而通晓一艺,保留它的大致内容,研究经文罢了,因此所用的时候少而积累的德行就多。三十五岁经就通了。后代的经和传已经互相矛盾,博学的人又不思考多听多疑的含义,而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牵强附会,巧为立说,破坏文字的形体;解说五个字的文章,达到二三万言。后来的人相互攀比,所以幼童抱守一艺,到头发白后才能讲说。安于他所学习的,诋毁他所没有见过的,最终自己欺骗了自己。这是学者的大患。总括六艺为九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