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徐福》:为什么永生比死亡更可怕?

《徐福》:为什么永生比死亡更可怕?

  科幻新片《徐福》上个月在韩国上映。从电影手法来说,它或许乏善可陈,两位人气男星孔刘和朴宝剑的加持也无法令它增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浅尝辄止,《徐福》的剧作仍触及了一些哲学话题的探讨。并且,那是每个普通人都或多或少关注过、思考过的话题——永生。
 
  只要接受片中的科幻设定,理解剧情并不困难。朴宝剑饰演一个由科学家研发的实验体,外表和一般人类相同,却拥有人类所没有的基因。那些特殊基因令他能永生不死,除非遭受外力袭击(比如车祸或枪击)。也因为这样的特性,他的细胞和蛋白质不断地被提取,用以治愈人类所有疾病,令人类真正掌握永生的秘密。他被科学家命名为“徐福”——毫无疑问,是向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派去海上寻找不死药的那位方士致敬。
 
  1
 
  秦皇汉武痴梦不断
 
  追求永生因欲望无尽
 
  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人的生命有尽头。余英时在他的哈佛博士论文《东汉生死观》里论及,西周时人们通常只祈求尽量长寿,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变得更贪心。公元前522年,齐景公说“古而无死,其乐若何”,以表达对永生不死的希冀。余英时提到,战国末期“毋死”的观念已经流传甚广,比如《韩非子》中记载有人献不死药给楚王,也有人教燕王修炼不死之道。
 
  秦始皇的贪念更进一步。他不仅希望找到不死药,更想让自己成仙。根据余英时的观点,在秦始皇之前的时代,仙的概念完全是彼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先割断世俗关系才能成仙,而这种割舍与世俗的权力与皇位相抵牾。如果真的成了仙,真的永生不死了,却再也无法行使世俗的绝对权力,再也无法享受权力带来的富贵与尊荣,那么成仙与不死对皇帝来说究竟还剩下什么意义?
 
  求仙与不死的观念出自何处,学界未有定论。但《东汉生死观》指出,无论认为它们是从海路引入的陈寅恪,或是认为它们源自移居海滨的羌人一族的闻一多,还是认为它们出自中国本土的日本学者们,都赞同这些观念的生发与沿海的齐地有莫大关联。徐福正是深受这些观念影响的齐人。他奉秦始皇之命,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带足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出海寻找不死药和仙人。但空耗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后,仍一无所获。其他受命的方士也一样,全都无功而返。
 
  这样的折腾终于令“天下怨恨”,秦始皇最后也不得不接受自己身而为人的命运:必须死。据《史记》记载,直到病重期间,秦始皇仍然非常厌恶谈论死亡,群臣中没有人敢当他的面提死亡这件事。
 
  秦二世而亡,汉取而代之。在汉代,对永生不死表现出最狂热兴趣的君王是汉武帝。通过余英时的梳理,读者不难发现,无论是规模、范围和程度,汉武帝在追求永生方面的努力都不亚于秦始皇。众所周知,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举措,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越大的权力会导致越大的欲望,假如皇帝一旦实现永生,生命没了尽头,欲望的黑洞也将因此需要源源不断地填充。从这方面来看,后世经常将秦皇与汉武并称,的确十分得宜。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