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呼喊与细语》观影记录

《呼喊与细语》观影记录

  没有看任何简介,也不了解导演。此处感谢友邻,让我有幸在大银幕上看到它,絮絮地记录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整部电影看下来,能感受到强烈的转场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演员们完美演绎出了偌大屋子里人性的压抑。大提琴的呢喃的确像高尔基说的那样,是可以进入灵魂的,因此有大提琴的地方,言语可以不存在。
 
  四个女人,一台戏。在Agnes发病时其他三人的站位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性格。
 
  Karin一般站在第二个,她担心姐姐,但又最努力隐藏自己的情感表露,全黑的装扮,高高的垫肩和束腰,仿佛一个修女;而Maria,我个人认为是情感最外放的,不同于其他友邻的看法,我认为她是最天真活泼的那位(从小就是),因此她可以在屋里和医生大胆调情,可以在Karin逃出屋子之后强忍恐惧握着姐姐的手(虽然还是被吓哭了),还可以偷偷地塞给Anna一些钱然后离开,她不是坏人,她只是太过天真而已,厌恶就是厌恶,喜欢就是喜欢。所以她在Agnes呼喊的时候躲在屋子的最角落,所以她第一个哭。而Anna,可能是母爱,也可能是对Agnes独一无二的情感,每次都是带着真心焦虑的眼神到Agnes的身边照顾她,抱着她,露出哺乳之态陪伴她。她没有属于自己的蒙太奇,但她渗透在故事的每个角落,包括她逝去的女儿。
 
  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女主人都或多或少有着比较不满的情感现状,也因了这不满,我猜想用了多处幻想的镜头(如唯二处出现血迹的镜头),这些镜头表现出的是这些女孩们有着想要冲破现状的想法,但没有迈出那一步。可能由于伯格曼对红色的“灵魂”阐释,所以出现血迹的镜头其实是女孩们心中所想所愿,包括Maria丈夫胸口上的刀子以及Karin划破**的玻璃碎片,那并不是真实。
 
  最勇敢的其实是Anna,当她在Agnes呼喊时,毫不掩饰的担忧眼神、急促的肢体动作以及温柔的细语,蕴含其中的可能“爱”,可能是“亲情”,又或许只是“友情”,但从Anna如同圣母玛利亚般抱着Agnes的镜头,以及拒绝了对遗产的愿求点支蜡烛开始翻读Agnes的日记那幕,什么暗生的情愫的猜想都烟消云散,只知道她们之间拥有至诚的感情。她们其实都一样,太孤独了。
 
  其实女孩们的悲剧,多也是因了孤独所致。丈夫长期外出,姐妹间谈心渐少,才会出现Maria类似皮肤饥渴症的症状和Karin多次试图自杀以及封闭内心的想法。还有Agnes“谁能救救我”的呼喊。
 
  男性角色缺失,但处处充满了男性凝视。那个年代的女人,无法逃离出这些禁锢。希望像波伏娃所说:
 
  将来有一天女人很可能不是用她的弱点去爱,而是用她的力量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发现自我,不是贬低自我,而是表现自我——到了那一天,爱情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她,都将成为生命之源,而不是成为致命的危险之源。
 
  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爱情是以最动人形式表现的祸根。
 
  最后,片名我最喜欢的译法就是“呼喊与细语”。
 
  呼喊,是女主人们的。她们有丈夫,有财产,但她们不自由。她们的束腰,她们对自己的约束,她们有反抗的想法却没有实践的动力。她们在心里呼喊,她们在现实大叫,但传到世界耳边仅仅是“细语”。
 
  细语,是Anna的。她没有屋子,没有遗产,但她最自由。她温和,却最像“自己”。她的温柔细语即是对世界的奋力“呼喊”。
 
  那究竟是谎言,还是真实,都不过是一抹红。
 
  20210411,票价有点贵「看不懂,很震撼」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