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小说 >

那些职场里的名校学生们

挺住,意味着一切(全文在线阅读)  >  那些职场里的名校学生们
 
 
经常收到很多普通高校同学的来信,问到关于自己和名校生到底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比如:
 
“如何才能像北大清华同学那样坚持学习和努力?我为什么坚持不了?”
 
“是不是只有名校学生才能进好公司?职场里的名校生到底哪里不一样?”
 
“我也很优秀,为什么没人看见我?我好好学习,得奖学金,为什么没人要我?”
 
也许,职场里的名校生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不一样不是在成绩单上,而更多的是在心里。所以,我想谈谈我在北大交流学习的时候,是如何被“折磨”的,虽然只有小小的三方面,却足以改变我后来的人生态度。
 
我没读过比北大更有名气的学府,所以只能拿北大来举例子。我到北大上学已经是2006年了,第一学期让我着实不适应了一番。
 
首先,开学给个课表,从早晨8点排到晚上9点,其中,中午12:30~14:30有一节课,晚上18:30~21:00有一节课,都是饭点儿的课。这两个时段的课程别说去食堂吃饭了,买个面包再换个教室就已经很紧张了。于是,我学会了忍饥挨饿地坚持上课。
 
其次是读书,我读的是文科,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发了一个书单,上面林林总总列出20~30本书,文学书,商学书,还不乏外文原版书籍。于是,在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我们学会了争分夺秒地阅读每学期的几十本书。虽然这些书籍不是关乎课程的,但是读了总比没读要强一些。就是这些书,迫使我们在每一个夜晚捧书攻读到凌晨时分,还要随时应对老师课堂抽查和各种奇怪的小论文。
 
再次是社会活动。北大活动太多,乱七八糟的事儿能把一个人的生活搅得一片浑水,别说是上课了,就是普通的社会活动,一会儿要商业大赛,一会儿要实习,一会儿要参加比赛,一会儿要社会实践。每个人都不落下,每件事儿也不愿意落下。我曾经很诡异地发现,凌晨1点钟是学生很活跃的发短信时间。大概是因为大家10:30下自习,再开点各种小会,再回去洗漱完毕,开始能够处理个人事件,发发短信联络感情的时候已经在凌晨了。而那时,我也经常在夜里两点收到小组同学发来的策划书或者论文作业。
 
我回忆不起来更多的什么精神压迫,但是在北大的这三点体会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受益匪浅。为什么公司愿意招名校的学生作为实习生甚至是正式员工?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我一直都觉得北大也就是高考成绩高一点吧,后面还是要看个人发展。但是经历了两年的北大生涯,以及观察了各种北大学子的生活之后我才明白,名校意味着更坚韧的态度,更坚持的内心。这两年中,我学会了在半小时内吃饭和换教室;我学会了大中午上课还要精神高度集中地记各种奇怪的听不懂的笔记;我习惯了上课时一回头,看见某帅哥捧着一寸厚的英文原版书顺溜地阅读;我也习惯了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后依然到图书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些很硬的东西也许并非来自个人意愿,也许更多来自环境的迫使,但名校的孩子学会了承担压力,让内心坚强,并能更好地平衡自己的时间。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也学会下意识地强迫自己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事情,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和名校生一样优秀,而不是自怨自艾。
 
我的很多北大同学,现在漂泊在各种很有名的公司,麦肯锡、宝洁、IBM、中金等,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此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实习以及艰难困苦的面试。记得四年前快毕业那年,我即将在著名的K公司转正的时候,在很多学校做过关于实习和找工作的分享会。很多同学都问了我同一个问题:“你觉得究竟是什么让你能成功地转正,拿到我们都很想要的offer?K公司很少招应届生的呀!”其实没有什么,只有不停地坚持,只有不懈地忍耐,因为这个时候的我没有资格讲什么条件,有人肯给我一个舞台,就应该好好干。我记得大四最后一学期,周一到周五要在公司上班,晚上熬夜写毕业论文,周五晚上坐一夜火车回东北的学校参加考试,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北京,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我以为我会松一口气,可什么都没有,我心平气和地走出考场,看看和平日一模一样的操场和校园,心里特别踏实。
 
我以为就我一个人那么痛苦地挣扎过,于是四处询问那些已经顺利入职,且发展进步非常快的员工们:“你们当年是怎么过来的?”
 
“晚上写论文啊,还有周末。下班到晚上睡觉不是还有两小时吗?”
 
“就坚持着啊,一边上课一边写论文啊,我做出国交换生的时候,也是前十分钟还在打工洗碗,后十分钟已经上课了。”
 
“都是挤时间啊,哪有那么多整块的时间啊,白天来实习,遇到课就坐公车跑回去上,写作业写到凌晨两三点,早晨8点起来继续上班上课啊。这也没什么,都熬过去了。”
 
有时候,坚持坚持一直坚持,就能成就一件事儿。谁都知道要烈火才能成凤凰,比你优秀的人都在一直努力,你还在等什么呢?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