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小说 >

异遇(5)


    “我想经历过刚才的思维过程,你的思想应该已经开放到这样的程度:承认一个人具备这许多认知的可能,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能的。
    “同样的,你也可以为其他人,比如我,画出类似的放射线。由于每个人都是确实存在的,都是认知的主体,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放射线。
    “而所谓的‘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现实世界’就是这些放射线的交点呀。
    “你的某一条放射线,和我的某一条放射线,相交于一点,就代表你的认知和我的认知,达成了一种共识。所有人的某一条放射线相交于一点,就代表所有人的认知达成了一种共识。而所有人的共识,就是所谓‘现实’。
    “你看到一种颜色,叫它作‘蓝’。而我看到它,偏偏要叫它‘红’。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共识的话,这种颜色就不会有一个被我们都承认的名字。现实是大家都约定俗成这种颜色叫‘蓝’,它才具备了现实中‘蓝色’的意义。如果大家约定它叫‘红’的话,它也就变成‘红色’了。所以重要的不是它本身是什么——它本身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知道——重要的是达成共识。
    “一个‘现实’就是这样构筑起来的。当所有人的某条线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这一点上,每个人的认知都是相同的,或者说,每个人把自己的认知局限在这样一个‘与他人相同’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就构成了这个直接里的‘你’、‘我’。与真正的‘你’、‘我’不同的是,这个世界里的‘你’、‘我’只是在这样一个‘现实’中有效的认知概念,而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在其他‘现实’中,会体现出别的‘你’、‘我’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并非分身的干系,而是一个主体认知的不同部分而已。
    “其他的‘现实’也是同样形成的。由于每个人都有好多条认知线,它们呈放射形散步出去,所以相交的点也不会只有一个。每一个相交点,都代表着一种‘众人的共识’,也就构成了一个‘现实世界’。
    “你的朋友所碰到的情况,就是她本来都在现实A中的线条a,即一整套认知,被搬运到了现实B中。这样她的认知线就没有落在所有人的‘共识点’上,于是出现了她和这个现实的格格不入。
    “本来,在现实B中,应该有认知线b来负责和他人的协调的,但是事实上却被替换成了认知线a.我想你所说的铁牛,就是这样一个搬运认知线的工具把。而启动这种工具的方法,就如你说的是洪水。在这里铁牛成了一种超然于一切认知之外的存在,它甚至可以操纵人的认知,因此它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有资格说自己是主体。”
    我始终集中精神看着X发完他的长篇大论,尽管在QQ的发言间隙要等待不少时间,我还是没有移开过注意力。也因此我对他所说的几乎完全理解。直到此时,他做出这样一个结束语,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天才的想法,不是吗?
    虽然对我并无什么帮助,但这毕竟是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且,如果想着,在这个‘现实’中的自己以外,还有着一个总揽全局未受什么影响的‘自己’客观存在着,多少是一种安慰。
    “X,谢谢你。”
    “不客气。顺便再说一句,你那朋友说的‘生命于我只有一次,我不希望它有任何不明不白’云云,我真的不怎么赞同。”
    从网吧里走出来,我不再像刚才那样情绪低落。还感到肚子有点饿,于是就打的回了宾馆。
    在宾馆里吃了饭,回到房间通过电话线拨号上了网,我把刚才在网吧里上传到自己信箱里的X的那篇文章和他与我的聊天记录收了下来,储存在硬盘里,又备份在了随身带的U盘里。
    此时我已经决定,无论自己是要继续在这个现实里待下去,还是准备离开这个地方,都该先到江边看看铁牛。
    时间已经到了黄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走出宾馆,来到繁华的街头,按照另一个世界里林翠运用的手法,拦下了一辆愿意去都江堰的出租车。
    到达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对另一个世界里跑夜路司机的道歉,我没有收找头。
    铁牛还是那副落寞孤寂的神情。想到这里我都觉得好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铁牛已经被我完全人性化了,如果说我们都是被局限在一种认知里的井底之蛙,而铁牛是穿越所有认知世界的独行者的化,我真的不知道谁更值得同情。
    黄昏的都江堰人迹已经稀少,天色似乎又要下雨,施工者大多已经回家,剩下的也在收拾工具,转瞬就要走了。
    我突然对这里的景色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想起自己不久以前还动着要破坏截流工程的念头,不禁笑了起来。
    我信步走向安放铁牛的高地,在他肚子地下安静地坐着。
    这些天所经历的事情,还有刚才与X在网络上的闲聊,使得我似乎一下子回到了还是孩子的那些岁月。那时候世界好像充满神秘和不可思议,我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又特别能接受新奇,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世界有无数种可能,而根本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落山了,小雨开始下起来,偌大的都江堰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不知道是因为想起的童年的事情而玩心大起,我站起身,向着头顶的牛头望去。“长3.63米,最宽处1.12米,高2.34米,算角的话2.47米。”林翠的话言犹在耳。2.47米是吗?应该能行。
    我奋力纵身上挑,如同在学校里的摸高训练那样,一伸手就拽住了一根牛角。
    如同吊单杠一样晃悠了几下以后,我还不满意似的放开了但手,只靠左手吊住,右手则拼命伸向另一边的牛角。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