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浩成的博语(十一)
2013-05-09 本站原创 作者:成功在望 点击:次
1.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同一门艺术间的不同门派(派别),也各有其特点。
2.各类艺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靠训练成为一种习惯,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3.文学艺术家都是用心灵去感受生活,都是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歌唱生活。
4.人活一世,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面貌,身体健康是产生良好精神面貌之精神支柱,没有良好身体就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会影响到精神面貌之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需同步发展,因为,良好的身体会产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顽强的精神面貌也可以促进身体之健康发展。
5.精神的膨胀需要物质作保证,物质支撑着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反过来又催生物质的快速生长。
6.据十二生肖传说,鼠牛虎蛇马狗猪之天性中邪恶的成分较大,免龙羊猴鸡次之。
7.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进步,教育需要帮助每个人进步,在未来,重要的是,教育要帮助每个人,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并一起而努力奋斗!
8.教育之方法主要有:1.孔子圣贤之方法。2.自然教育发展之路,精神(人性)之传达方法。3.封建教育之方法。4.近代教育之方法。5.达到各门类学科,一通百通之效果。6.佛教艺术之方法。7.教学之方法。8.人文及艺术之方法。9.西方教育之经验和方法。10.自我教育之经验和方法。11.早期教育与启蒙,启发式教学之必要性。12.道德教育之方法。
9.教师要把教育成果之高峰期记录下来,好的感受,经验和方法等能交流与人,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比如教学节奏,思想与情感等怎样把握得更好,比如什么是最科学的心理教学法与爱心怎样传递等等。
10.教授学生自我教育之方法,教师与学生,每一个人都要经常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自己先自我教育好了,才能教授他人更好地自我教育,早期教育应当十分重视,并且需要科学之系统体系来促进,启发式教学同样重要,须更加引起重视。
11.教师职责之一,是要向所有人启发和传达一种积极向上之精神,培养出这种精神来,从而使人们方向明确,道路坚定,比如,现在有些人,开口闭口只谈钱与权,不注重孩子之服务大众思想和品质修养,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上学,为的是将来钱多权大地位广,仿佛唯有如此,人生才有价值,我们教育与教学之目的,就是改变这种现象,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怎样去找到与具备获得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方法。
12.教学需要有爱心,真诚和正规的态度,唯有如此方可教育好他人,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应做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对待大学生则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
13.怎样做到发现,鼓励,长养与成就孩子的善呢?靠的是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的爱心,真诚和正规的态度,有了这样认识,加上只抓住一点之坚定方法与方向,迟早能成功,比如,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启发或开发他的一个点,把这一点做好,做彻底就有所成就,具体做法是,当发现孩子有可启发鼓励的一面时,就抓住这一点坚定地启发鼓励下去,当发现孩子有可长养或成就的一面时,也抓住这一点坚定地长养或成就下去(而不要胡子眉毛一起抓,抓得太多将得不偿失),再结合性格,爱好,特长和身体素质等综合因素,选定坚定的信仰与事业等方向,最终取得成就。
14.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养成正确思考与学习的方法是多么重要,至少,我们应该灌输孩子,只要快乐,干什么工作都一样之和谐理念,使其心态平和健康。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具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等圣贤理念,我们还要教会他们一种能够在现在或将来能够找到,这种通往圣贤之路的好方法,至少,让他们具备一种圣贤智慧。
15.人生下来是一粒种子,一种潜力,教育帮助发展种子中的形态,教育是种子与开花、潜力与成熟之间的桥梁。让种子成长的关键是"整土"而不是"整苗",只要松土、浇水、施肥,给孩子一个信任、宽松、温馨、充满爱、充满精神和心灵营养的环境,只要不破坏、不扭曲、不压制、不拔苗助长,孩子自然会茁壮成长。
1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之崇教传统,我们先祖克服千难万难,把崇教基因世世代代遗留下来了,人其实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教学和崇教之品质,使中华民族成为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簇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处于巅峰位置。
17.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确,教育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这一点是不能用经济手段来代理的,两者须统筹兼顾起来。
18.古语曰:“我们怎样教育,老百姓就会怎样仿效”。又曰:“智慧象源泉一样永不枯竭,行为又可为人师表之人,可以做人的老师”。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说明教与学都必须遵循法则,不可太随意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来遵守规矩,皆成方园。
19.由近及远,深入浅出,教学应因人而并,因材施教,宜因势利导;教育人应善于启发,使学者能自求自得;教育一定要按道理和道义行事,对孩子应一视同仁,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0.从古今之教育方法可以看出,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来教育学生,应当发展他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在于长扬其好的方面,帮助克服不足之处。讲出来的学问要使人心悦诚服,阴怪论是终不能服人的。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回答问题,事大则答之详,事小则答之略,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21.面对当今世界文化潮流,面对这种文化潮流之发展方向,我们的文化战略要采用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相兼顾之策略,一边全拿来,为我用为我不用,一边全送去,劝其大用,劝其大行,面对当今世界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也要采用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相兼顾之战术,来促进汉文化迅速渗透入多元文化中去,加快同一化进程.
22.面对未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有大批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担当此任,他们是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的人;他们是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的人;他们是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人;他们是最崇高的人。
23.我们不但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还要开发人的自我和谐能力,要使人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确对待进退及荣辱,唯如此才能真正和谐起来。
24.我们既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深深地懂得中国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与世界的趋势,努力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25.缺乏修养之人,就是缺少教育之人,结果自然有很大区别,不一定年龄小修养就差,小小年龄表现出很好之修养,是受了良好教育之结果,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培养孩子这种自制与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育界始终是件重要的事情,此乃是培养品学兼优人才之基础,是我们培养品学兼优人才坚定的方向,品学兼优是未来人才必须要求,必须要求品在前,学在后,以品取材。
26.我们生存与学习的志向是什么?是为出将入相,荣华富贵,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出生入死,那么,教育的大责任与小责任,是教育学生怎样笃行大爱与小爱,大义与小义,大舍与小舍,大仁与小仁,大美与小美等之崇高信仰与坚定信念。是教育学生怎样正确处理好,这些传统优良文化之核心价值观,使人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做一个对人类有价值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的价值。是尽可能地授出更多圣贤学生,既是成不了圣贤,授成君子也不错,至少,要把人引导成一个好人,不犯法之平凡善良之人,一个人,只要不做违法乱纪之勾当,就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反之,就是一个罪人。
27.怎样尽可能地授出更多圣贤学生,或授出更多君子,古代圣贤之教导与教育方法很多,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没用在实处,没更多地体现在老百姓身上,我们应该重新注重圣贤之教导与教育方法,大力推广实践,逐渐复兴传统优良文化,
28.古代圣贤教导与教育之方法分为:一.教学方法大致分,崇教,教术,贵学,勤学,善学,专致,思问,躬行和读书等。二.行为制约大致分,慎行,道德和制欲等。
圣贤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教育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智慧象源泉一样永不枯竭,行为又可为人师表的人,可以做人的老师”,表达了圣贤对教育的要求。
29.圣贤曰:“教与学都必须遵循法则,不可太随意性”。“子孙若贤,不待多富,若其不贤,则多以征怨”。“教育学生方法很多,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育别人应善于启发,使学生能自求自得”。“教育一定要按道理和道义行事,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亲近或有权威的人施教,易见成效”。“由近及远,深入浅出才是好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要一视同仁,阴怪论不能服人”。“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来教育学生”。“教育人,应当发展他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教学相长”。“回答问题,因事大答之详,事水答之略”,表达了圣贤对教学的要求。
30.圣贤曰:“没有坚定的志向就不能搞好学习”。“学习对人的精神,感情等方面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学习能修身养性,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质修养,使人品德高尚”。“修养高,学识深,才会卓有成就”,表达了圣贤对学习的要求。
31.圣贤曰:“人应好学,对一切知识,都应有所了解”。“圣贤是用功之结果,不肯用功即为庸人”。“学无早晚,必须勤奋刻苦,才会有所成就,切不可始勤终随,最后放任”。“做学问不能满足,这样才会不断长进”,表达了圣贤对成功的要求。
32.圣贤曰:“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表达了圣贤对学习态度的要求。
33.圣贤曰:“三月不知肉味”等等。表达了圣贤对学习精神的要求。比如思问,圣贤曰:“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表达了圣贤对好学的要求。
34.圣贤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力学而得之,必充广而行之”。“学以致用最重要”。“必须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可只强调一方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表达了圣贤对学以致用的要求。
35.圣贤曰:“读书应当专精,才于事业有益,而贪多无厌,于事无补,徒耗光阴”。“非读书不能作文,非熟读不能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读书方法,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读书,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懂得为人处事的大道理”,表达了圣贤对读书的要求。
36.圣贤曰:“贪图享受,爱慕功名利禄容易使人堕落”。“待人接物应当谨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必须为善,切忌为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君子不匕入私害公”。“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人应当具有高度的品质修养”,表达了圣贤对品行的要求。
37.圣贤曰:“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人生在世,就要有益于世人,做世人的楷模”。“人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品质修养,就会存有偏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达了圣贤对道德的要求。
38.圣贤曰:“不加强学习,把物质享受当作崇高的东西,这是庸俗的人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表达了圣贤对修养的要求。
39.圣贤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寸寸山河寸寸金”。“中夜四五叹,常为国家忧”。“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圣贤对忧国的要求。
40.圣贤曰:“一身如可赎,万死又何辞”。“万家有乐,我心何忧”。“不忧一家贫,只忧四海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圣贤对忧民的要求。
41.几千年来,无数圣贤挺直脊梁,不畏风雨,不怕牺牲,撑起了不朽的民族丰碑,一代一代传承下,奋斗不息,勇往直前,博大精深,忧国忧民的民族灵魂,如果我们的学习与学问不去忧国忧民,不能为人类分担忧愁,不愿为社会肩负责任,一心只为一己之私而追逐,那么,我们的学习与学问又有何用呢?四川汶川大地震,部分人连善款都不愿捐一点,既使很有学问,又有何用?如此一味专门利己,极度超现实,如自欲自遣之兽类无异!
42.子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看来,圣人孔夫子之教学教育方法较多,方法也独到之处,故能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
43.孔子教学很温情,很有人情味,处处体现出自由与人性之光芒,他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兄弟与父子,各自独立自由,平等善待学习。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而是和颜悦色,和蔼可亲,他一般采用舒缓平和,同人商榷之方法,来引导学习,去因材施教。这样一种从容不迫之气度,这样一种谦恭之态度,无疑是最科学的教学教育方法。我们经常看见一些老师声色俱厉,不讲一点人情味,或不屑一顾地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等等,这样不通人性的态度,或许对少数顽皮的小学生有点作用,但绝不可形成习惯,而脱师去表,误人子弟。孔夫子的态度十分平和,但他的内心有一种强大的信念,庄严肃立。只有不被世间万物所累赘,才能保持心灵的恬淡和宁安。真正的圣贤不会摆谱显架,板着脸说话,如何去找内心的安宁,须学习孔夫子教育学生时之方法和态度。《论语》可以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的苦难与缺憾。可以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感情与才华,全部奉献出来,用最高尚之人格,最伟大之情操,来直面万事万物。还可以告诉我们,理想,人生与交友之道等等,故此,我们要学好《论语》。现在,我们要教育学生,从日益丰富的物质环境中超脱出来,去寻找精神财富之快乐,只有两种财富同时拥有,快乐的家园才不会衰老!
44.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以真心,真情,真知对待学生,应该是教师天使般的本份,学生也喜欢天使一般一样的老师。好的教师至少会重视课堂的作用,不照本宣科,像赶场子,讲完了事。
45.一流教育需要一流教师,教师是奉献,以爱传教,爱,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做到穷其一生都在学习圣贤,都在考虑如何奉献的更多,如何守护七尺神圣的讲台,如何在纷繁复杂,喧闹器乱之尘寰中去镂刻神圣而坚定的大爱,这就是伟大教师之光辉典范。
46.做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崇高的教师,志存高远,严以律己,“师也者,人之楷模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于人梯,乐于奉献,先人律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以博大的胸怀关爱人,看待学生如同自己一样,设身处地施行教育,凡施加与学生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给学生一种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科学奉献精神和道德力量,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科学道路和卓越品质。
47.教书与育人,我们要倡导做学问先做人,当务之急,首先是设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品质超群的人,其次是把他们培养成非凡的专业人才,一个好的教师要在很多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帮助,教授给他们能够终身受益的一切学问。
48.教书与育人方法很多,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只要生命不息,方法就不会停止,比如,科学可以教育人,文学,艺术和体育可以教育人,同样,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也可以相对教育人,假如你以上专业级别很高,碰到好苗子,就有办法让他们成为各类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
49.世间没有可浪费的时间,只有浪费时间的人,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就是专业级别不够高之表现。专业级别之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生命境界的高低,教育人,重要的是与人进行境界相对高低之精神交流,包括爱,情感和心得之交流,我们的博爱,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必须超越的东西,如此方可真正实现纯粹深远,无私无欲的博大境界,用这样精神境界教育人,没有教不出的圣贤。假如你以上专业级别很高,就会传达爱,情感和各种科学的论证,就会成为有思想的圣贤与教师,就会成为颇具影响之教育家,而教育家之教学,才是完美的教学,可惜目前不能人人做到,但这是我们教书与育人之坚定方向。
50.召唤未来温馨慈爱教育之光芒:唯有美,教师讲的话才富有美感,入耳动听,唯有爱心与慈悲胸怀,教师才会表现出心地善良,表情安详,气象宏大,言语谦和,举止磊落与宁静致运等,这是教育的艺术与智慧,这是受人尊敬品德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教师之必然修养与实践。其实,在现实功利浮躁的笼罩中,贪婪是真正之贫苦,苦于灵魂之空虚与堕落,唯有心灵充实,灵魂包含着温馨慈爱之荣光,才是最真实的富有者。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缺少慈爱与宽容,温馨与自由啊!故此,我们要尽快矫枉过正一下,因为,当今的教育的确太需要更多的慈爱与宽容,温馨与自由了,慈爱教育是前提,没有慈爱构不成真正的教育,对待学生慈爱和关心,期望和信任,情感之付出与充分交流,担负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才之责任心,化慈爱和教育融为一体,召唤起未来温馨慈爱教育之光芒。
51.教师与教育是什么?其实,教师也是人,也是家长,同时也是学生,一个社会,成功的人越多,社会就越有活力,一个成功的教师,会带来许多成功的学生。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发展是所有其他人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努力创建一个更加民主,公正,自由,和谐与美好社会,这当然需要慈悲大爱的教育。
52.一个教师一生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慈悲大爱来教书育人。要想用慈悲大爱来教书育人,就必须明白民胞物与之思想,必须拥有大爱精神,并坚持用这伟大的爱去从小事做起!教学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教室是舞台,理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光芒,是每一颗心灵的美好向往,是灵魂深处真正的憧憬,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提高其丰富想象力,使大家明白,学习是人的精神与实践深层次之需要,那么,我们要追求教学的最高质量,努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实践能力,从教学模式和教学艺术开始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好,来逐步改变我们的教学。
53.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活动,都是教育。也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
54.教育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也就是说,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所以,未来的教育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一种对人性认识和改造及自身能积极向好的知识和技能,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方向,去追求与获取这种乐观进取的思维和动力。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即产主义思想境界发展,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精神境界迈步,即产主义精神境界迈步,潜移默化是教育之至高手段,其他则次之。
55.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而教学是征对具体课时。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进步,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进步,最重要的是,在新纪元里,教育需要帮助每个人,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并一起为之而努力奋斗!
56.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之追求,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崇尚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无比丰富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57.我们的教育应把思想品德与精神情操的追求放在首位!思想品德与精神情操的追求放在首位,如同文化艺术创作一样,只有来自于心灵,来自于灵魂,来自于对生活的绝对热爱,才有精神的源泉,才谈得上把精神情操与思想品德的追求放在首位。
58.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把学习放在首位,教师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从心灵出发,平等交流,绝对堵绝庸俗及庸俗化教育教学。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两种财富之辩证关系,不可只一味追寻和贪婪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和享受。鼓励学生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59.完美的精神境界是要求尽量做到完美,要求一次性成功,这得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力及健康的身体等来作保证。无论是东西方教育,还是西方教育,教育和学校都应该是让人快乐,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幸福与哺育人文精神,最讲人性,最具人性的地方,而不是个只讲呆板程序,不知变通,不讲人性,不具人性的地方,因为,教育和学校不是一道道程序筑成的地方,而是人性与快乐和幸福,及丰富人文精神最神圣的地方。
60.教育,爱,出自于心灵,温暖于行动......教学,笃信于大道,以身作则,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实践真理......
61.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同时,也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训练人们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动力的训练与自我训练之方向。所以,未来教育之目的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和科学的训练与自我训练,一种对人性的深层次认识与改造,及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向上地,朝好的方向自觉去学习各自的专业和技能,并一起向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方向去追求,去获取这种乐观进取的思维和动力,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们向这个最崇高方向前进:即引导人们共同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发展,即产主义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发展。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迈步,即产主义思想境界、精神境界迈步。从而达到,启发和引导人们一起去为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之目的!
62.无论是东西方教育和学校,还是西方教育和学校,教育和学校都应该是最让人最快乐,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幸福的地方,也是哺育人文精神、最讲人性、最具人性、最神圣的地方。而不是个,只讲求呆板程序,不知变通,不讲人性,不具人性之地。因为,教育和学校不是一道道程序筑成的呆板之设计。故此,我们的教育和学校,是最讲究快乐和幸福的地方,也是最需要讲究快乐和幸福的地方,因为,使人快乐和幸福本身是在教育人,也是最快乐和幸福的教育事业。
63.教育,目前很有必要加强廉耻教育,由于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快,而我们的文化发展还相对滞留,加之对多元文化不能完全理解与消化。再就是,由于人们信仰缺失,没有人更多地给年青人灌输信仰,人们甚至害怕提信仰二字,这一来,缺少廉耻心之人自然会有所增加,这是一种不好趋势,应予以纠偏。所以,现在是到了该重视廉耻教育之时候了,告诉年青人要分清,是虚荣心重要,还是廉耻重要。
64.东西方教育区别之一是,西方注重平等交流,东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等级观念较重。
65.外来多元文化,只要其不是在向不良方向膨胀发展,我们应该都予以吸收和采纳,有所用,有所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