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原文+注释)(6)
时间:2022-04-22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之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xún)①,其草多芍(shuó)药、芎(xiōng)?(qiōng)②。洧(wěi)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鳠(hù)、黾(mǐn)③。 ①栒:栒树,古人常用树干部分的木材制做拐杖。②芍药:多年生草本花卉,初夏开花,与牡丹相似、花朵大而美丽,有白、红等颜色。③鳠:鳠鱼,体态较细,灰褐色,头扁平,背鳍、胸鳍相对有一硬刺,后缘有踞齿。黾:蛙的一种,形体同虾蟆相似而小一些,皮肤青色。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suǒ)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dǐ)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泜泽。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lěi)石①。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 ①礨石:礨的本义是地势突然高出的样子。礨石在这里指河道中的大石头高出水面许多,显得突兀。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hū)沱(tuó)。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羊东][羊东](dòng),其鸣自訆。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lóu)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huò)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kòu)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炎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qí)山。般(pán)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①。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①婴石:一种像玉一样的带有彩色条纹的漂亮石头。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tuó)橐①,其鸟多鹠(liú)②。历虢(gu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③,食之杀人。 ①橐駞:就是骆驼。②鹠:即鸺鹠,也叫做横纹小鸮,头和颈侧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布棕白色狭横斑。③师鱼:即鲵鱼,就是前面所说的人鱼。 又北四百里,曰乾(gān)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豲](huán)其鸣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①,其名曰罴。 ①州:古人注“州”为“窍”。上窍谓耳目鼻口,下窍谓前阴后阴。这里的窍是指后阴而言,就是肛门的意思。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①。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①蒲夷之鱼:古人认为就是冉遗鱼,它的形体似蛇,有六只脚,眼睛像马的眼睛,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做恶梦。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wú)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风力/力力](lì)①。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①[风力/力力]:急风的样子。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①,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niàn)神②。其祠之:皆用一藻茝(zhǐ)瘗之③。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④。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tú)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①无逢之山:即上文所说的錞于毋逢山。②廿:二十。③藻:聚藻,一种香草。茝:香草,属于兰草之类。④载:通“戴”。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 东山经之首,曰樕(sǔ)[朱/虫虫](zhǔ)之山,北临乾(gān)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yòng)之鱼,其状如犁牛①,其音如彘鸣。 ①犁牛:毛色黄黑相杂的牛,像虎纹似的。 又南三百里,曰藟(lěi)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①。 ①活师:又叫活东,蝌蚪的别名,是青蛙、蛤蟆、娃娃鱼等两栖动物的幼体,头又圆又大而尾巴细小,游泳水中。 又南三百里,曰栒(xún)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jiào)。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此/虫](zī)鼠,见则其邑大旱。[氵只](zh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zhēn)鱼,其状如儵(chóu)①,其喙如箴②,食之无疫疾。 ①儵:即“鯈”字。鯈鱼,也叫白鲦(tiáo),一种小白鱼。体长只有数寸,侧扁,银白色,腹面有肉棱,背鳍有硬刺。生活在江湖中。②箴:同“针”。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qì)之山①,无草木,无水。 ①亝:“齐”的古字。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減(jiǎn)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gǎn)鱼①。 ①鳡鱼:也叫做母鲇、竿鱼,体延长,亚圆筒形,青黄色,吻尖长,口大,眼小,性凶猛,捕食各种鱼类。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zhé)。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zhēn)石①。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①箴石:石针是古代的一种医疗器具,用石头磨制而成,可以治疗痈肿疽疱,排除脓血。箴石就是一种专门制做石针的石头。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chū)。泺(luò)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犲(chái)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xǔ)之鱼。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miǎn),其中多[儵虫-黑](tiāo)[虫庸](róng),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tōng),其鸣自詨。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汶],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汶],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蠃:luó]。 凡东山经之首,自樕(sǔ)[朱/虫虫](zhǔ)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祠:毛用一犬祈,[耳申](ér)用鱼①。 ①[耳申]:用牲畜作为祭品来向神祷告,想要使神听见。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mín)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吟],其名曰軨軨(lín),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无水,多鸟兽。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yì)皋(gāo)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rǔ)之水,其中多蜃珧(yáo)①。 ①蜃:大蛤。蛤是一种软体动物,贝壳卵圆形或略带三角形,颜色和斑纹美丽。珧:小蚌。蚌是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卵形,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环形。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lǐ)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biē)鱼,其状如肺而有[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lí)。 又南三百八十里,日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芑(qǐ)①。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tù)而鸟喙,鸱(chī)目蛇尾,见人则眠②,名曰犰(qiú)狳(yú),其鸣自訆(jiào),见则螽(zhōng)蝗为败③。 ①芑:通“杞”。即构杞树。②眠,装死。③螽:即螽斯,蝗虫之类的昆虫,体绿色或褐色,样子像蚱蜢,以翅摩擦发音。但对农作物的损害不如蝗虫厉害。为败:为害。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①,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rǔ),其鸣自訆,见则其国有恐。 ①水碧:就是前文所说的水玉之类,即水晶石。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cén)水,其中多鵹(lì)鹕(hú)①,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共鸣自訆,见则其国多土功。 ①鵹鹕:即鹈鹕鸟,也叫做伽蓝鸟、淘河鸟、塘鸟。它的体长可达二米,羽毛多是白色,翅大而阔,下颌底部有一大的皮囊,能伸缩,可以用来兜食鱼类动物。因为它的四趾之间有金蹼相连,所以古人认为其足类似人脚。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yè)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yè)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五百里,曰缑(hóu)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bì),见则天下大旱。 又南五百里,曰凫(fú)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lóng)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又南五百里,曰[石湮-氵](zhēn)山,南临[石湮-氵]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yōu),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xié)鉤(gōu),见则其国多疫。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石湮-氵](zhēn)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gé)①。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yì)②。 ①载:戴。一般指将东西戴在头上。觡:骨角。专指麋、鹿等动物头上的角,这种角的骨质与角质合而为一,没有差异,所以叫骨角。②婴:据学者研究,婴是古代人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歹羊](xiāng)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wān)胡,其鸣自訆。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鉤(gōu)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①。 ①寐鱼:又叫嘉鱼、卷口鱼,古人称为鮇鱼。这种鱼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暗褐色。须二对,粗长。吻褶发达,裂如缨状。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①,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zhān)鲔(Wěi)②。 ①菌蒲:即紫菜、石花菜、海带、海苔之类。②鳣:鳣鱼,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鱼,体形像鱏鱼而鼻子短,口在颔下,体有斜行甲,没有鳞,肉是黄色,大的有二、三丈长。鲔:鲔鱼,据古人说就是鱏鱼,体形像鳣鱼而鼻子长,体无鳞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