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凸(136~138)(6)
时间:2023-07-14 作者:陆天明 点击:次
但事到如今,跪也晚了…… 新闻界当然不会放过洪兴泰这“亡命徒”千金难得千载难逢的“一跪”。第二天一早,全市所有的“新闻纸”都用头版刊登了祝慎斋洪兴泰的正面大幅照片,并且配发了祝家客厅的照片,特别标明“箭头所指即洪兴泰下跪处”。 洪兴泰觉得,他应该离开上海了。 “洪兴泰走了”。这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份小报在最后一版的最后一条花边新闻中所讲的最后一句话。 该离开上海了。 137 这里有两件事,还要补充说明一下。洪兴泰当时也曾想到,上海滩上的中国人待他勒煞吊死落井下石,是否到外滩的某几家外国银行去看看,能不能从那些“外国赤佬”手里搞一些贷款。他总觉得,本地的中国人跟他过不去,是因为多年来积存了一些思恩怨怨。而那些“外国赤佬”跟他没有这方面的龈龋,只要能找到几个比较可靠的中人(经济担保人),说不定他们还肯帮这个忙。倒是有好几家外国银行都表示愿意跟他谈这件事。后来因为找了好长一段时间,找不到人愿意来为他做担保,那些“外国赤佬”一个个地也只好表示“爱莫能助”了。但有一家“文化色彩”比较浓烈,既然在没有合适贷款担保的情况下,愿意出资帮他筹建这个附带铁工厂的“金工研习区”。但得附加一些具体条件。比如,金工区的设计建造,要聘请他们国家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来做。主要建筑材料和未来那个铁工厂的主要设备,要从他们国家进口。未来金工区工程技术方面的“总负责”和研习区的“总教头”,要由他们国家这方面的人员来担任。等等等等。他都同意了。他说,可以可以。我不管侬到啥地方去“借”种,只要生下来的小人姓我这个“洪”,就可以了!最后又提了两个条件,把他惹火了。对方说,一、我这贷款,不要你还了。算我人股。金工区算我两家合办的。(他愣了半天,咬咬牙,答应了。)二。金工区要用我银行的名号注册。(啥个?啥个?侬再讲一遍!)今后要称呼这个金工区为“达兰士尼金工示范区”。(啥……啥个?我们两个生下来的“小人”不姓“洪”,要姓侬“达兰士尼”?绝子绝孙的,侬是不是也太不把我当人了!他娘的槌子!侬晓得我是啥人?我是洪兴泰!侬晓得啥叫“洪兴泰”(口伐)?他娘的槌子!给我滚!滚!听见没有?Scram!Cheat!Swine!”(“滚开!骗子!猪!”)他不仅是大开骂口,而且还操起桌上的墨水瓶就向人家雪白的高档衬衣上扔了过去。差一点把人家的桌子都给掀翻了。最后英雄似的大步走出了人家的商务总会。)回到家,身边的一些人劝他,侬管将来这金工区叫啥名字,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到钞票比啥都要紧……他一瞪眼,搞到钞票比啥都要紧?叫侬阿姐跟人困觉,侬愿意(口伐)?这……这是两桩事……那些人红起脸辩解道。啥两桩事?他拿出一点钞票跟侬阿姐困觉跟侬老婆困觉,将来生下的小人都是他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整个上海整个中国全部挂满了他的招牌,侬就是他的孙子。重孙。懂(口伐)?黄鱼脑袋!猪脑子!到马桶间里去好好开开窍(口伐)!那些人还想说些什么来劝他。他已不想再听了,只是挥挥手,让他们出去。这些人只得暗自叹着气,嗦嗦地退了出去。 这一晚上,他在窗前整整坐了一夜。到天亮时分,人们再见他,发现一向精神抖擞中气十足的他,居然疲惫沮丧又黄瘦衰弱得像是大病了一场似的。经过一夜翻来覆去的盘算,他知道在自己面前剩下最后的一条生路,只有去求那个他本不该去求的祝老先生了……而他已经意识到,走通这条生路的希望只有万分之一…… 离开上海。回到乡下,他把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当时已经十五六岁的儿子身上。他在通州城里租最好的房子,让他进最好的私塾。请最好的家庭教师。保证儿子只跟最有学问的人来往。儿子的举止越来越文质彬彬,谈吐越来越有规有矩,结交的一些朋友也的确越来越有层次越来越有品位。但同时他却不无诧异地觉到儿子跟他也越来越疏远了。时不时地会从儿子嘴里迸出这样一句责难:“阿爸,侬怎么这样不懂道理?”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厌烦地斜他一眼,拿起自己的书转过身就走。是的,这个在任何一个外人面前都像一个“狮子”似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却总是像一个充满了期盼的“绵羊”,而且还是一只“母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却越来越多地采用那第二种方式来对待他,那就是斜着眼看他。更少听到从他嘴里叫出一声“阿爸”,更不要说用一点时间来跟他谈谈学校里的事朋友间的事或自己对将来的设想盘算。洪兴泰的心在隐痛。他盼着儿子能称呼他一声“阿爸”,能跟他“讨论”一点什么,哪怕跟他吵架。是的,他感觉出来了,儿子现在连跟他吵架的愿望都没有了。已经不屑于跟他吵了。但他还是有自己的安慰,那就是看到儿子在读自己根本读不懂的诸子百家或大部头英文书的时候,儿子在跟别人探讨自己根本听不懂的话题的时候,儿子在结交自己已然不可能去结交的那种高档朋友的时候……他还是热辣辣地感到自豪。我的儿子。是的。这是我的儿子啊。望着儿子那越来越挺拔的身影,他还是感到了无限无悔无恨的一种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