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第十二章 八国联军之役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全文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八国联军之役

聚着整千整万的人,竟敢以血肉之躯,去当枪炮。不但下流社会的人如此,便上流社会的人,也相信他。这岂非天下很奇怪的事?然而凡事必有其原因;只要明白他的原因,则无论怎样奇怪的事,都是逐步而来;有了第一步,便有第二步;有了第二步,便有第三步;丝毫不足为奇的。

义和团之起因及其宗旨

义和团是怎样起源的呢?义和团本称义和拳,是八卦教中的一门。见于1808年清仁宗的上谕。据1815年那彦成的奏疏,则是属于八卦教中坎字门的。[1]八卦教本是反清的,怎样清末的义和团,会打起扶清灭洋的旗帜来呢?这个,其原因大概是如此:没有正式的纪录,单靠口相传述的历史,是很容易亡失讹误的。譬如洪门,其起源,原是明末遗民,不忍明朝的覆亡,特组织此秘密团体,以待将来的。然而后来移居海外的,因处于自由政府之下,没有团结的必要,竟就忘掉其和清朝立于反对的地位了。[2]以彼例此,义和团忘掉其本来的宗旨,又何足为怪呢?然而中国的人民,对于国事,是向来不甚过问的,义和团又怎会舍死忘生,出其血肉之躯,来和枪炮抵抗呢?这个,其原因大概又系如此:从五口通商以来,中国受外国的侵略,也可谓很厉害了。无知无识的人民,固然不知道其原因在哪里,或并不知道正确的事实。然而中国积受外国的欺侮,总是知道的。而其中尤为切肤之痛的,则自教禁解除以来,教民往往恃教为护符,以鱼肉良民;不了解或不肖的教士,又要袒护着他,去压迫官府。民教的相处,不得其平,这不是和通商一般,只限于口岸,而是普遍于内地的。如此,就会把人民仇视的心理,从对清移到对洋身上。既然对洋,就忘掉其对清;再一转移之间,就可以扯起扶清灭洋的旗帜来了。至于血肉之躯,不可以当枪炮,少数的首领,自然是知道的。然而“众志成城”,“只要多数的土著齐心,自然可以打退少数的客籍”,这种观念,也是不甚了解现在世界情形的人所可有的。从来首领的驱使群众,总不免有些权术;到群众心理,业已形成之后,就用不着什么理由了。何况还有平话、戏剧等,种种怪诞不经之说,以助长其势力呢?练了神拳,不怕枪炮之说,大概是由此而来的。

义和团的起因及其宗旨,大概如此。若要问:在上的人如何会相信?则(一)身居高位的人,本来并不都是聪明才智,尽有昏聩糊涂的。所以历代的妖术等,往往能煽惑在位的人。(二)况且当时,仍有全不知道世界情势,还和五口通商时代差不多的人。(三)又况各有私见。西太后痛恨外人,要想排斥。端郡王载漪,要想他的儿子早正大位。其余还有想借此邀功的人。而废立之事,在有秩序的时候,很难办到,乃想于扰乱之时行之。事定之后,不以为然的人,也因其为已成之局而无可如何了。[3]合此种种心理,安得不演成千古未有的怪剧?

义和团扰乱区域图

义和拳起于山东堂邑县。东抚捕之急,潜入直隶景州、献县。坎字拳蔓延于沧州、静海间,遂为天津之祸。干字拳蔓延于深州、冀州,而来水,而定兴、固安,以入京师。震字拳见诸永定河南岸,坤字拳见诸京西,从者盖鲜。(罗惇曧《拳变余闻》)

义和团之扰乱

义和团是起于山东的。当时的巡抚毓贤,是个顽固不过的人,颇为庇护他。德国人和政府交涉。政府把他调到山西。袁世凯继任,剿办颇为认真。拳匪就都流入直隶。直隶总督裕禄,是个没有主张的人,见朝中的亲贵相信他,也就从而加以敬礼。于是京津之间,到处设坛练拳。义和团的首领,出入衙署,横行市廛,没有一个人敢和他相抗。于是杀教民、害教士;拆铁路、毁电线;甚至见洋货即毁,见服用洋货的人就杀,秩序大乱。北京士大夫,都纷纷出京避难。这事在1900年夏间。大臣中像荣禄等较为明白的人,明知其不可用,然拗不过一班亲贵,职位较低的像袁昶等,则因谏阻而至于杀身。[4]遂至令驻京的甘军,[5]合着拳民,去攻使馆。幸有暗中令其缓攻的,使馆乃得不破;而德国公使克林德[6],日本书记官杉山彬都被戕。英将西摩[7],带着各国的海军陆战队,以救援使馆,被阻中途,不得进。亲贵大臣,又伪造外国要求的条件,以骗西太后。西太后信以为真,遂至下上谕,与各国同时宣战。这事在庚子年五月二十五日。然而英、美、法、意、德、奥、俄、日八国的联军已到,大沽已于前四日失陷了。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