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八角笼中》:从创作角度谈父亲的自怜

  1

  这是一部中青年男性群像电影。

  全程四川方言,有字幕。

  不到两个小时的正常电影时长。

  应该称不上是合家欢,内有格斗流血、动刀子和酒瓶砸头等一系列场景,各位自行斟酌。

《八角笼中》:从创作角度谈父亲的自怜

  2

  这电影在看与不看之间。

  3

  我去看,是因为我当年看王宝强2008年出版的那本自传《向前进》的时候,同时在看老舍的《骆驼祥子》。

  当年王宝强26岁,贫寒出身而大红大紫,影视生涯和个人生活都正在徐徐展开一幅美好画卷,他的自传结尾有一句很振奋人心的话,大意是“我相信,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不断向前进!”

  而出版于1939年的《骆驼祥子》,祥子也26岁,他在最后却是“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既没从洋车上成家立业,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那么回事'”。

  我有朴素的爱国心,我一下就被这个对比触动了。我想70年的变化真大,我们真厉害,青年的生活真不一样了,有活路!

  情感的天平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倾斜的。我选择为这部电影花钱,全是感情,没有理智。

  花钱的时候冲动,回来一算账,人就清醒了。

  4

  请看:

  单纯从写故事的角度来说,改编恩波格斗事件,很难弄。

  一个常规的故事通常要有一个定海神针,故事的其它方面围绕这个主体展开,作品即人,这就好像人要先有自己的主心骨,才能依据主心骨来安排工作和生活一样。而恩波格斗事件本身是三股等同的力量缠斗在一起:偏远地区青少年的现实生存之路、创始人的心路历程和网络看客的旁观目光。要从这个真实事件中分出主次,有序安排,这对创作团队来说,如何取舍,将是个极大的考验。

  《八角笼中》没有通过这个考验。

  如果你也看过电影,就会发现,它的故事很碎。挺忙活,也挺碎。

  造成这种观感的因素目前来看至少有三个:

  1,主要是因为故事主次取舍不当;

  2,创作周期过长,中间多次修改影响成片的连贯性;

  3,镜头语言有待提高。

  2显而易见,3最后讲,先说1。

  从原事件中取舍主次,最难的方向是把看客目光当成主体,它不参与现实却能颠倒现实,这玩意儿太飘忽了,太触及灵魂另一面,把它当主体,一不小心就会变鞭尸,所以本片设计让它退回去做故事的转化器,用来扭转局势,是更恰当的选择。

  最好写的方向,自然是青少年现实生存之路。青年要有活路,要找活路,穷小子的发达史,全球人民喜闻乐见。理想设计应该是以大泷山劫道小孩的出路为主体,辅之以创始人向腾辉曾经被迫中断的格斗人生,如此两代人齐心合力,薪火相传,从沉重的现实中腾飞起来,不屈、昂扬、奋发,这样走,故事的调性会比较符合王宝强本人留下的大众印象,这种观影期待也是我这个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

  5

  问题是,王宝强做父亲了。

  我知道这个转折很突兀,我可以解释。

  6

  成片中,创作团队没有选这个最好写也最容易挣钱的主线,而是把创始人这条线从辅线上拉上来,拉成了主线。这部电影总共两个小时,却给了向腾辉一个人接近一个小时来醒神他还是要干格斗,太奢侈了,太偏心眼了。这种级别的偏爱只能是具备创作主导权的人才能掌控的,而拥有这部电影绝对创作主导权的人是谁呢?

  是集主演、编剧之一、导演和总制片于一身的,王宝强。

  (我们必须得承认,能走到这个位置,王本人是很厉害的。)

  这部电影的设计带着很强的王宝强个人色彩。

  走这条主线也未尝不可,群像戏变主角戏,主角戏靠深度取胜,出岔子的地方在于,王主导的创作团队,没有把创始人当成创始人来描绘,而是把这个创始人置换成了一个父亲。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太大了,最简单的,创始人是职业/社会身份,父亲是家庭角色,可以是父亲型创始人,但成片是父亲。

  向腾辉是一个父亲。

  还是一个传统型父亲。

  今天的传统型父亲脱胎于封建大家长这个模板:他是唯一话事人,他控制全局,他保护你的同时,也拥有权力越过你的个人意志来替你做决定。

  这就是片中的向腾辉。

  向腾辉确实遮风挡雨,有事儿能指望得上,你也可以看到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很实际的外部问题:怎么活下去,上哪儿弄钱,孩子能不能上学,关心弱者,反抗不公,真的是四处灭火。



作品集八角笼中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