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第二章 清代之勃兴(2)

此时的清兵,看似所向无前,然而明朝的桂王,还据着广西;云南、贵州,亦都属于他;旋明朝的叛将,替清朝攻江西、广东的都反正。何腾蛟先因战败,退守广西,此时亦进复湖南;川南、川东亦来附;一时声势颇强。然而西南残破之余,到底敌不过清朝方兴的朝气。湖南、江西、广东,旋又失陷。何腾蛟等都败死。桂林亦失陷,忠臣瞿式耜殉节。桂王避居南宁,十分穷蹙,而张献忠余党李定国等,反做了明末的忠臣,替明朝支持了好几年,这也算得民族的光荣了。先是孙可望、李定国、白文选、刘文秀,都是张献忠的党羽,献忠败后,从川南逃入贵州。清兵因粮尽,未能穷追。至此,桂王封孙可望为秦王,求其救援。可望派李定国、刘文秀分路出兵,把在四川的吴三桂打败。替清朝守桂林的,是明朝的叛将孔有德,也战败伏诛。清朝打定西南,所靠的本来是几个降将。吴三桂等既然战败,也无意于进取了。就遣降臣洪承畴,驻扎在长沙;尚可喜驻扎在肇庆。时川北尚属于清,吴三桂则驻扎在汉中,颇有划疆而守之势。而孙可望贼性不改,跋扈异常;桂王为其所制,求救于李定国。李定国和刘文秀合兵,把桂王迎接到云南。可望出兵攻他,大败,竟反颜事仇,投降清朝。洪承畴因之请大举。于是洪承畴从湖南,吴三桂从四川,清朝另派一支兵从广西,三路入滇。李定国扼北盘江力战,不能敌,乃奉桂王居腾越,而伏精兵于高黎贡山。[9]清兵入山遇伏,大败而还。刘文秀旋病死。李定国和白文选奉桂王入缅甸。其时为公元1660年。明年,吴三桂发大兵出边,缅人为其所胁,奉桂王入三桂军。又明年,为其所弒,而明亡。中国大陆,整个为满洲人所攫取。然而据着西南之地,和中原对抗,是从来没有的,而桂王居然支持了十几年,虽然终于失败,也不可不谓之壮烈了。

清初之政制

清朝初年的政制,是很简陋的。他居关外时,兵民不分,凡人丁都属于佐领。合五佐领置一参领,五参领置一都统,两副都统。其初但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添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太宗时,把蒙古人和汉人分别编制,就共有二十四旗了。都统不但管兵,亦且参预政治。因为他本是兵民不分的。此等野蛮的部落,本来说不上什么君臣之分。太祖虽然“黄衣称朕”,其实只是个部落酋长罢了。太祖死后,太宗还只是四贝勒之一,后来才南面称尊的。[10]太祖最恨汉人,归降的也都加以虐待。尤其恨读书人和官吏,捉到就杀。太宗才改变政策,招徕汉人。对于明朝的降将,尤其竭力敷衍。到底靠着他们的力量,吞并中国。然而在清初,汉人遭满人虐待,汉官受满人压制,还是很厉害的。其政治机关,在关外时,初仅设文馆,后来改为内三院[11]。入关后才改为内阁。文馆和内三院,不过是个记室;大政治和军事,都是由亲贵共议的。便入关后,这种性质也还在。所以清朝的内阁,实在是没有大权的。

【小结】

(一)明朝衰亡的情形如何?

(二)什么叫做流寇?明末的流寇,情形如何?历朝的乱事,有和明末相像的否?

(三)清朝的吞并中国,哪许多地方,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哪许多地方,是靠降将帮他的忙?假如降将不帮他的忙,其结果当怎样?假如降将都合力反抗他,其结果将怎样?试根据事势,加以推测。

(四)明朝的福王,当国破家亡,危如累卵的时候,还是一味荒淫,为什么贵族社会里,往往有这种全无心肝的人?

(五)假如中国人是素有军事训练的,江南义兵,抵抗的力量,能否较大?可以大至如何程度?

(六)历代都没有能据西南,和中原对抗的,独明桂王能支持至十余年之久,这是什么理由?

(七)中国古代,是兵民不分的。清朝未入关以前,也是兵民不分的。为什么社会一进化,兵民就要分离了?兵民分合的利弊如何?

(八)清太祖虐待汉人,太宗为什么要改变态度?

* * *

【注释】

[1] 当时害民最甚的,是派太监出去做税使和开矿。税使设立“土商”的名目,穷乡僻壤,日用饮食之品,都要收税。开矿则见人良田美宅,即指为下有矿苗,借此敲诈。

[2] 当时有个顾宪成,在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颇议论政治,批评人物的好坏。明朝人是喜欢立名的,附和他的人颇多。人家就称为东林党。后来东林,非东林之争,蔓延到政界里。言官互相攻击,吏部举行察典(即考查官吏成绩的好坏,以定升降黜陟),亦彼此互相排挤报复。遇有国家大问题,往往先争意气,把国事的厉害,反搁置了,诒害颇大。东林和非东林,其实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但是两派人相争时,总有一派是较近于正,一派是较近于邪的。当时所指为东林党的人,未必全是君子,毕竟正人君子较多。魏忠贤专权时,敌党的人,把所恨的人的名字,都开一张单子给他,教他一网打尽。正人君子,受害的很多,政治上的风气,就更坏了。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