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节(2)
时间:2012-10-22 作者:朱自清 点击:次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 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 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 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 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 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 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 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 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 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 程中也曾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 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 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 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 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 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 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 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 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 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 “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 罢? 1947年4月13、14日作。 (原载1947年5月1日《知识与生活》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