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第八章)(3)
时间:2012-10-17 作者:周立波 点击:次
“那白胡子老家伙,他是韩老六的磕头的。” 赵玉林没有再说啥,他走得远远的,也坐在墙根地下,把枪抱在怀里。 眼瞅快到晌午了,萧队长叫老万告诉刘胜说: “快散会,再慢慢合计。并且叫把韩老六放了。” 刘胜宣布散会。 韩老六从台子上下来,跟他大老婆子走出学校大门去,后边跟着他的小老婆子和他家里人。小王气得脖子胀粗了,走到萧队长跟前,怒气冲天地问道: “你干啥把韩老六放走?” “不放不好办。”萧队长说,本想多说几句话,看到小王气得那样子,他想再细细跟他谈一谈。这会儿,他正有事,看见老田头也正走出来,他连忙赶上去,跟老田头唠一会,最后他说: “回头我找你唠唠。” 人都走散了。小学校的操场里空空荡荡的,光剩一个空台子。傍晚,韩家打发李青山把五匹马和三件衣裳送来了,并且说: “地在南门外跟西门外,多咱①去分劈都行。” ①什么时候。 第二天一早,萧队长去找老田头,光看见炕上一个瞎眼的老太太,老田头铲地去了。萧队长回来,看见刘胜跟赵玉林着忙在分劈韩家的马跟衣裳。他们花费好多的心机,按照赤贫人家的需要,把东西和牲口都分出去了。不大一会,各家都把东西又送回来。分给老孙头和他邻近三家的一匹青骒马,也送回来了。 “你咋不要?”萧队长问老孙头说,“不敢要吗?”“咋不敢?”老孙头说假话了,“得去割青草,三更半夜还得起来喂,我上岁数了,腿脚老痛,怕侍候不上。” 衣裳马匹都存放在小学校里,有人主张留着,萧队长说:“留他干啥?都送还韩老六家去。” 赵玉林走了,刘胜走到自己的床铺的跟前,把铺盖卷起,用一条黄呢子日本军毯包卷着,找了一根麻绳子。 “干啥?”萧队长问他。 “回去。”刘胜说,一面打背包,一面用手指伸到眼镜里擦擦眼窝,不知道是擦汗水呢,还是擦眼泪。 “回到哪儿去?”萧队长又问。 “回哈尔滨。一次又一次地发动不起来,把人急死了。我为什么要到这儿来憋气?我来做群众工作的呢,还是来憋气的?” 萧队长笑了: “你回哈尔滨干啥?要是咱们乡下的工作没做好,哈尔滨还能保得住?要是哈尔滨保不住,你往哪儿走?” “到关里,反正是总有后方的。” “你倒想得挺轻巧。”萧队长说,本来还想说两句刺激他的话:“你倒会替自己打算。”怕刺激他太深,没说出口。他碰到过好些他这样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们常常有一颗好心,但容易冲动,也容易悲观,他们只能打胜仗,不能受挫折,受一丁点儿挫折,就要闹情绪,发生种种不好的倾向。他温和而又严正地对刘胜说道: “不行,同志,你那样打算是不对的。你一个人到了安全的地方,把这里的人民和土地都交给美国帝国主义跟蒋介石匪帮,让他们来个‘二满洲’①不成?做群众工作,跟做旁的革命工作一样,要能坚持,要善于等待。群众并不是黄蒿,划一根火柴,就能点起漫天的大火,没有这种容易的事情,至少在现在。我们来了几天呢?通起才四天四宿,而农民却被地主阶级剥削和欺骗了好几千年,好几千年呀,同志!”说到这儿,他没往下说,他有一个小毛病:容易为自己的动感情的言辞所煽动。这一回,他的声音又有一些哽咽了。他赶紧拐弯,变换了话题: ①老百姓称解放前美蒋统治的东北为“二满洲”。 “好吧,你好好想想,实在要回哈尔滨,也不能留你。回到哈尔滨,不做工作便罢了,要做工作,也会碰到困难的。到处有工作,到处有困难,革命就是克服困难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刘胜没有再吱声,也没有固执自己的意见再去打背包。这时候,萧祥发现小王也不在,他慌忙走出去找他。在他跟刘胜谈话以前,小王一个人信步迈出学校门,往东边一家人家的麦垛子边坐下来,背靠在麦垛子上。他还在生气,生众人的气,生那白胡子老汉的气,也生萧队长的气。 “他干啥要把韩老六放了?他不坚决执行党中央的《五四指示》,要跟地主阶级妥协吗?”他正在想着,瞅着萧队长从西边来了,装做没有看见似的,把头扭过去。 “你在这儿呀,叫我好找。”萧队长说着,在他旁边坐下来。 “队长,”小王称他做队长,不像平常一样,亲亲热热地叫他老萧或萧祥同志,“我想不通,我们干啥要把韩老六放了?” “怕他嘛。”萧队长笑一笑说道。 “我们这样做,我看不光是怕他,简直是向他投降。”小王动火了,“你要这样干下去,我明儿就走。” “你明儿走迟了,刘胜今儿就走,你们俩顶好一起走。”萧队长笑着说,但立即严肃地站起来说道,“不放他是容易的,赏他一颗匣枪子弹,也不犯难。问题是群众没起来,由我们包办,是不是合适?如果我们不耐心地好好把群众发动起来,由群众来把封建堡垒干净全部彻底地摧毁,封建势力决不会垮的,杀掉这个韩老六,还有别的韩老六。” “你把他放了,不怕他跑吗?”小王仰起脸来问。 “我估计不会,他正得意,还盼我们跑呢。万一他跑了,早晚也能抓回来,只要我们真正发动了群众,撒开了群众的天罗地网,他就是《封神榜》上脚踏风火二轮的哪吒,也逃不了。” 小王高兴萧队长的那种明确的、对一切都有胜利信心的口气,他对他的满肚子的意见一下完全消除了。他站起来,同萧队长一起走上公路,在柳树丛子的旁边溜达着。萧队长问他: “今儿有个说话的年轻人,穿一件补钉摞补钉的花坎肩的,你留心了吗?” “赵玉林说他姓郭,名叫郭全海,原先也在韩老六家吃劳金,今年在韩老六的佃户李振江家里扛大活。” “我看这人是个正装庄稼人,明儿你去找他唠一唠闲嗑。”他们回到小学校里时,警卫班的人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