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三辅黄图·卷之六(6)

又按:《陕西通志》卷七十,长陵在咸阳县东三十里.亦日长山。现今陵地,在咸阳市渭城公社毛庞村西约二公里。

吕后陵,在高祖陵东。按《史记·外戚世家》,高后合葬长陵。注云:“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

直按:《史记·高后本纪》《集解》引《皇览》曰:“高帝、吕后山各一所也。”《外戚世家》《集解》引《关中记》曰:“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秦汉瓦当文字》卷一第三十二页.有‘长陵东瓽”瓦当,则为吕后陵上之物。又有“长陵西神”瓦当,则为高祖陵上之物。又见残画瓦筒上印有“西神”二字,大如核桃.用龟蛇体,文字尤精。

惠帝安陵,去长陵十里。按本纪,惠帝七年八月戊寅,崩于未央宫,葬安陵,在长安城北三十五里。安陵有果园鹿苑云。

直按:《汉书·惠帝纪》七年,臣瓒注云:“安陵,在长安北三十五里。”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云:“安陵去长陵十里。”皆与本文同。又《惠帝纪》注引《关中记》曰:“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为啁戏,故俗称女啁陵也。”《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云:“安陵故邑.周之程邑.汉为县,惠帝置。”又同卷引《三辅黄图》云:“安陵有果园鹿苑。”与今不同。《陕西通志》卷七十云:“安陵在咸阳东三十五里,周之程邑也。”

又按:余旧藏有“安邑琱柱”瓦当拓本,盖为惠帝陵上之物。

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

直按:《水经注·渭水》,霸陵在长安东南三十里。本文作七十里,实为误文。《长安志》引《关中记》云:“陵上有池,池有四出道以泻水”。又“因山为藏”四句,用《史记·文帝纪》《集解》引庄劭注文。又《咸宁县志》:霸陵今在杨家圪塔北凤嘴,周围三百丈.

景帝阳陵,在长安城东北四十五里。按景帝五年作阳陵,起邑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丈。

直按:《史记·景帝纪》《集解》引皇甫谧曰:“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长安四十五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云:“阳陵城,故弋阳县,景帝改为阳陵县。”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阳陵,今在高陵县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陕西通志》卷九亦同。

武帝茂陵,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武帝自作陵也。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周回三里。《三辅旧事》云:“武帝于槐里茂乡,徙户一万六千《汉书》作“六万一千”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