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五百二十五 列传三百十二(11)
时间:2023-06-21 作者:赵尔巽 点击:次
三十三年正月,草创学务、农垦、水利、桥梁、采镰、医药诸要政,粗具规模,设里化、定乡、巴安等县,并将应行兴革诸大端次第陈奏,得部拨开办经费一百万两。三十四年七月,会同川督赵尔巽奏设康安道,改打箭炉为康定府,设河口县,里化厅同知,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巴安府、三霸厅通判,定乡县、盐井县,并招募西军三营。是秋因德格土司兄弟争继,奏明往办。十二月,至德格,匪党退保维渠卡,赵军进攻,至翌年六月降之。德格肃清,土司请纳土改流,乃招集百姓议定赋税。九月,春科、高日两土司及灵葱土司之郎吉岭均改流,又渡金沙口巡阅春科地方。十月,三十九族波密内附,八宿请改官,均抚循之,并派兵驱剿类伍齐、硕搬多、洛隆宗、边坝阻路之番人,遂分兵取江卡、贡觉、桑昂、杂瑜,咸收服之。
宣统二年正月,边军越丹达山以西,直抵江达。是时川军正拟入藏,特为声援,并奏请与藏人於江达画界,设边北道、登科府、德化州、白玉州、同普县、石渠县,遂巡阅乍丫、烟袋塘、阿足,设乍丫委员。定乡兵变,派凤山讨平之。三岩野番索战,派傅嵩矞讨平之,设三岩委员。二月,以巴塘属之得荣、浪藏梗命,派兵攻克之,设得荣委员,并收服浪藏寺北之冷石卡。嗣赵尔丰督川,以傅嵩矞代理边务大臣。五月,赵尔丰、傅嵩矞以兵至孔撒、麻书,收其地,设甘孜委员,并檄灵葱、白利、倬倭、单东、鱼科、明正各土司缴印,改土归流。色达及上罗科野番来投。六月,至瞻对,逐藏官,收其地,设瞻对委员。旋返打箭炉,檄鱼通、卓斯各土司缴印改流,又收复咱里、冷边、沈边三土司。鱼科土司抗不缴印,击破之,鱼科降。於是傅嵩矞以边地各土司先后改流,已成行省规模,乃建议,以为川边故康地,其地在西,设行省曰西康,建方镇以为川、滇屏蔽。以边务大臣为西康巡抚,改边务支局为度支司,关外学务局为提学司,康安道为提法司,边北道为民政司。自打箭炉以西至丹达山,三千馀里,南抵维西、中甸,北至甘肃西宁,四千馀里,均为西康辖境。既入奏,於是年七月,崇喜、纳夺土司先后缴印。八月,又传檄察木多、乍丫两呼图克图改流设理事官,於是西康全局遂以底定。嗣值鼎革,川局又变,建省之议卒不果行。
当唐绍仪之议约也,於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至印度,与英议约专使费利夏会议多次。英使讳言废约,允商订修改。绍仪易其七八,费谓无异废约,坚拒焉。费虽名全权,而约事多主於印度总督冠仁,绍仪面揭之,费乃允商。第九款又力辨主国、上国之据,狡展不让,乃借辽沈议约事奉命回京,留参赞张荫棠在印接议。英仍坚持初议,卒无结果。会英内阁更易,宗旨稍变,驻京英使萨道义接英政府训,将条约稿稍有更易,命在京外务部商订。政府以西藏与英属印度接壤,历年边界交涉,争端屡起,中国两次与英订约,无非以睦邻之计为固圉之谋,英新政府既有意转圜,仍饬该使臣在京续商。在我自当早图结束,以保主权,因由唐绍仪与英使萨道义订定藏、印续款六款:一光绪三十年七月英、藏所立之约暨英文、汉文约本,附入现立之约,作为附约,彼此允认,切实遵守,并将更订批准之文据亦附入此约。如遇有应行设法,彼此随时设法,将该约内各节切实办理。二英国国家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应允不认他外国干涉藏境及一切内治。三光绪三十年七月英、藏所立之约第九款内之第四节所声明各项权利,除中国独能享受外,不许他国国家及他国人民享受。惟经与中国商定在该约第二款指明之各商埠,英国应得设电线通报印度境内之利益。四所有光绪十六、十九年中国与英国所定两次藏、印条约,其所载各款,如与本约及附约无违背者,概应切实施行。五、六从略。以挽救前约之失,藏应偿兵费一百二十馀万两。朝廷允代筹还,英人始无辞,於北京签押。旋有泰被言官弹劾,诏五品京堂张荫棠前往查办。有泰及其随员均获罪,褫革谪戍有差。
荫棠入藏,三十二年,专办开设商埠事。时英军尚驻春丕,照约俟三埠开妥、赔款清交始撤兵,故开埠尤亟亟也。三十四年,政府以光绪三十二年附约第三款内载中、英条约所有更改之处另行酌办等语,特派张荫棠为全权大臣,与英专使韦礼敦议订藏、印通商章程十五款。其要者:二划定江孜商埠界线。四英、印人民与中、藏人争论,由英商务委员与中、藏官员会同查讯,面议办法。六英军撤退后,印边至江孜一路旅舍,由中国赎回,所有电线,俟中国电线接修至江孜后,亦酌量售与中国。八已开及将开各埠,英商务委员因往来印边界文件,得用传递夫役。又英国官商雇用中、藏人民作合法事业,不得稍加限制。九凡往来各商埠之英官民货物,应确循印、藏边界之商路,不得擅经他处。十英国人民可任便以货物或银钱交易,任便将货物出售,或购买土产,不得限制抑勒。此约除中、英签蘸外,并有西藏噶卜伦汪曲结布随同画押。实开三方并列先例,藏局又为一变。厥后英、藏交涉日繁,而政府抚驭藏番,既有英、藏拉萨之约在先,其事益臻艰困。至宣统季年,遂有经略川边及达赖二次出亡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