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暴风:是汕头好看,汕头演得好,不是电影好看

  骗广东人买票。汕头文化旅游宣传片。汕头机关国企多用途主旋律影片。

  普通谍战故事,主题松散,故事零碎,人物塑造无力。

暴风:是汕头好看,汕头演得好,不是电影好看

  一、主演

  陈伟霆,广东人 王千源

  二、题材

  谍战

  三、片名

  中文片名已经够不贴切,时代的暴风,然而全片里里外外都没撑起“暴风”的气势。

  英文片名叫“faces in the crowd”——人群中的脸庞,face是复数,似乎是指血肉筑长城,是众多革命先辈在奉献。确实主人公在其中并不突出,混在crowd中。

  四、故事

  呃?时长过半还看不出主线演啥。

  1931年的汕头,一个小警员陈家栋混迹在警察局,一边配合传递情报,保卫地下交通站的故事。

  背景是日本虎视眈眈,国共合作破裂,中央苏区遭到“围剿”。王历文叛变,重要联络员被杀,陈家栋临危受命。

  另一方面,陈家栋在警局杀gcd立功,受到兄弟兼领导王历文赏识,被派去参加重要行动,阻止gcd接头。主线就是陈家栋的两次行动:一次是邮局交接秘密本,一次是码头护送江河撤离。

  这故事,我想说,只要王历文不是智障,他就看得出陈家栋有问题。陈家栋全靠主角光环,不然死了多少回了。

  还有众多槽点和漏洞难以细究。

  亮点之一在于江河的复杂背景是妙的。之二是有反转,谍战片没点双重身份都不好意思当主角。角色立场没点反转都不好意思叫谍战片——陈王是兄弟?陈是共?江河是国?连日本夜总会服务员都是共。叙事有好些闪回,回去解释陈家栋的行事动机,揭示江河的真实身份。

  五、主题

  看完我大概总结出主题是:选择。

  陈家栋和王历文是一组对比。原本他们是好朋友,原本王历文选择的是gcd,过了几年他们重逢后却选择不同的道路。王历文摇摆不定,在影片前部分就表示哪边占上风就跟哪边。陈家栋坚决选择gcd的领导,在结尾怒吼一声“这是我的选择!”。他们由于不同的立场,由合作逐渐走向对立。最后对决,得益于正确选择,陈家栋中了数枪还能活。(狗头)

  六、人物

  如果说谍战故事还凑合,人物就没法凑合了。

  陈家栋,主人公,说起来他从茶楼枪战那里立场就很坚定了,只是假装混在警局当剿共精英。他的人设有什么?从和王的相识可以看出,他古道热肠,不顾自己安危维护正义,是正派主角的光芒。亮点是,他枪法不准只是一种掩护,枪法不准就可以假装不小心射杀罗局长,简直是本片最顺滑的逻辑。此外,这个人物的发展过程很平缓,没有爆发点。邮局行动里他毫无把控力。演员本人的特质对人物塑造没有帮助,实在乏善可陈。观众就算知道史实,也难以贴合人物脉络去理解。

  王历文,剧情推手,站在对立面推动各种行动、争端,俗称反派工具人。剧情只说了他1927年离开汕头前是打算追随gcd革命,没有交代他后来为何叛党,残害战友,有何种经历使他沦为墙头草。在表现主题上,陈家栋已经塑造得苍白无力,王历文也不深挖。演员演得可以,但终究没能突出主题。

  配角可能还比他们两个主角鲜活一点。

  刺仔,陈家栋的朋友,拉车的兼存心水龙局消防员,拉车能拉江河逃命,消防员可以铺垫他身手好。还有和赛云的感情线。

  赛云,陈家栋、刺仔的朋友,茶楼服务员,被罗局长侵犯后谋害,为她报仇陈家栋射杀罗局长的原因之一。顺便吐槽,茶楼同事说她“走了”,完全看不出伤心,什么塑料同事情……

  江河,神秘间谍,亦正亦邪,和咖啡店女老板竹君是一对。掌握密码本,是猎物也是猎人的关键人物。陈家栋对他的搜查其实是摸底,他泄露自己行踪。后期由陈家栋在警局说:江河是自己人,揭示他的双重身份。我还是要吐槽,箱子备份就应该用两个一模一样的,就陈家栋一个人看得出箱子有标签?邓布利多七个箱子还得统一定制一下。(跳戏了)

  陈家十二少,富家少爷,正人君子,看竹君的面子为江河逃亡提供物质基础,隐含着他对gcd的信赖。陈家大宅就该给个大全景,陈慈黉故居不服。

  竹君,咖啡店老板,也是陈家栋行动的一环。其实她参与度不强,归类为花瓶。差点忘了猜测编剧性别这个环节,唯一使我怀疑可能是女编剧的地方是,竹君表示也能为革命出力。两大主角都写得不出彩,两位美女演员在外围充当花瓶,那还是男编剧可能性大点。



作品集暴风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