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旧五代史·志二(2)

  古之植圭于阳城者,以其近洛故也,盖尚嫌其中,乃在洛之东偏。开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国,北距横野军,中得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之中。皇家建国,定都于梁。今树圭置箭,测岳台晷漏,以为中数,晷漏正,则日之所至,气之所应得之矣。
  日月皆有盈缩。日盈月缩,则后中而朔;月盈日缩,则先中而朔。自古朓肭之法,率皆平行之数,入历既有前次,而又衰稍不伦。《皇极》旧述,则迂回而难用,降及诸历,则疏远而多失。今以月离朓朒,随历较定,日躔朓朒,临用加减,所得者入离定日也。一日之中,分为九限,逐限损益,衰稍有伦。朓朒之法,所谓审矣。
  赤道者,天之纮带也,其势圆而平,纪宿度之常数焉。黄道者,日轨也,其半在赤道内,半在赤道外,去赤道极远二十四度。当与赤道交,则其势斜;当去赤道远,则其势直。当斜则日行宜迟,当直则日行宜速。故二分前后加其度,二至前后减其度。九道者,月轨也,其半在黄道内,半在黄道外,去黄道极远六度。出黄道谓之正交,入黄道谓之中交。若正交在秋分之宿,中交在春分之宿,则比黄道益斜。若正交在春分之宿,中交在秋分之宿,则比黄道反直。若正交、中交在二至之宿,则其势差斜。故较去二至、二分远近,以考斜正,乃得加减之数。自古虽有九道之说,盖亦知而未详,空有祖述之文,全无推步之用。今以黄道一周,分为八节,一节之中,分用九道,尽七十二道而复,使日月二轨,无所隐其斜正之势焉。九道之法,所谓明矣。
  星之行也,近日而疾,远日而迟,去日极远,势尽而留。自古诸历,分段失实,隆降无准,今日行分尚多,次日便留,自留而退,唯用平行,仍以入段行度为入历之数,皆非本理,遂至乖戾。今校定逐日行分,积逐日行分以为变段。于是自疾渐而迟,势尽而留,自留而行,亦积微而后多。别立诸段变历,以推变差,俾诸段变差际会相合,星之迟疾,可得而知之矣。
  自古相传,皆谓去交十五度以下,则日月有蚀,殊不知日月之相掩,与暗虚之所射,其理有异焉。今以日月径度之大小,较去交之远近,以黄道之斜正,天势之升降,度仰视旁视之分数,则交亏得其实矣。
  乃以一篇步日,一篇步月,一篇步星,(案:以下脱“一篇步发敛”五字。下云“以卦候没灭,为之下篇”者,言为步发敛之下篇。《欧阳史》约其文,称“谨以步日、步月、步星、步发敛为四篇”,是也。)以卦候没灭,为之下篇,都四篇,为历经一卷,历十一卷,草三卷,《显德三年七政细行历》一卷。
  臣检讨先代图籍,今古历书,皆无蚀神首尾之文,盖天竺胡僧之祆说也。近自司天卜祝小术,不能举其大体,遂为等接之法。盖从假用以求径捷,于是乎交有逆行之数,后学者不能详知,便言历者有九道,以为注历之恒式,今并削而去之。
  昔在唐尧,钦若昊天。陛下亲降圣谟,考历象日月星辰。唐尧之道也,其历谨以“显德钦天”为名。天道元远,非微臣之所尽知,但竭两端,以奉明诏。疏略乖谬,甘俟罪戾。
  世宗览之,亲为制序,仍付司天监行用,以来年正旦为始,自前诸历并废。(《玉海》:《钦天》于朔分之下,立小分谓之杪。说者谓前代谓历朔余未有杪者。若可用杪,何待求日法以齐朔分也。)其历经一卷,今聊纪于后,以备太史氏之周览焉。
  《显德钦天历经》
  演纪上元甲子,距今显德三年丙辰,积七千二百六十九万八千四百五十二。
  《钦天》统法:七千二百
  《钦天》经法:七十二
  《钦天》通法:一百
  《钦天》步日躔术
  岁率:二百六十二万九千七百六十(四十)
  轨率:二百六十二万九千八百四十四(八十)
  朔率:二十一万二千六百二十二(十八)
  岁策:三百六十五一千七百六十(四十)
  轨策:三百六十五一千八百四十四(八十)
  岁中:一百八十三四千四百八十(二十)
  轨中:一百八十二四千五百二十二(四十)
  朔策:二十九三千八百二十(二十八)
  气策:一十五一千五百七十三(三十五)
  象策:七二千七百五十五(七)
  周纪:六十
  岁差:八十四(四十)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