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I'll Be Your Mirror【和莎莫的500天观后感】

  叙事

  似一般爱情故事的开头与结尾,来自新泽西州的男青年汤姆与出身密歇根州的女助理莎莫相遇,汤姆对莎莫一见钟情,在经过初识后290个日夜的恋爱经历后,汤姆和莎莫没有走到最后,而到第500个日夜时,汤姆遇到了自己的秋天。

I'll Be Your Mirror【和莎莫的500天观后感】

  又不似爱情故事般的叙述方式,其叙事手法是类章回体式的结构,通过男主汤姆的视角来回忆和莎莫的500天。而按照初识后天数来回忆恋情发展的段落顺序是打乱的,如开篇的第一镜是第488天的公园再相遇,再由旁白引导倒回第1天开始讲述二人的成长经历,之后就是影片标志性的双画面分屏配合旁白画外音叙事。

旁白所述“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乱中有序。其外在所呈现的乱序段落由情节递进产生的情绪连接,这里所说的情绪是指在恋情中由事件或情节所揭示的人物状态,这种情绪的终端通向的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呈现一段恋情的起落从而对这段关系发展中男女感情需求差异的思考。

  剪辑

  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也是马克韦布的荧幕导演处女作,现在的他还不是日后那个指导超凡蜘蛛侠系列的马克韦布,而此时影片在场景与大场面调度上的受限,使其另辟蹊径般的在剪辑上和中小景别镜头画面中探索影片的风格,将之此前在短片与单集美剧的小段落创作经验运用到影片中。

  镜头形式上的表现就是采用双画面分屏的叙事风格处理影片的重要段落。而剪辑上的表现就是服务于剧本的特征,以汤姆和莎莫分手的第290天为分界点,将恋情中与分手后的段落按天数分类,以汤姆的情绪为连接点对画面进行重组,所以能看到在很多相同的场景有时是一段是汤姆和莎莫在一起时的甜腻,而之后剪辑的下一个镜头就是分手后汤姆的颓废与酸涩。

第154天和第322天从二人恋期内的第191天切到分手之后的第314天汤姆独自一个人看电影,由镜头的剪切来呈现给观众汤姆的回忆与内心的感受,第二段的电影画面有致敬伯格曼和费里尼。左边的剪辑顺序是先由刚开始确定恋爱关系的第35天(一周内)汤姆的载歌载舞(与路人模仿歌舞片片段、嬉戏的二维平面的动画小鸟都是情绪外化的特征)到失恋后的第303天,同样的场景而通过剪切营造不同的情境意味。右边的由失恋后第321天和恋期内第167的剪辑,契合汤姆此时的触景生情。如上文所述的相同场景经过不同时间段的剪切组合从而又产生新的意义,核心依然是汤姆的情绪,左侧宜家家家酒游戏中第282天的索然无味与回忆第34天二人的兴致盎然形成对比。右侧从第95天到接近最后的第488天亦是同理。

  汤姆的情绪一直主导着影片的剪辑节奏,这是这些段落的相同点,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的状态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将汤姆碎片化的回忆串联,形成了整部电影的基本剪辑逻辑。

  角色

  在本片中,观众一直沿着汤姆的视角来理解这个世界,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汤姆对自己记忆的一次回溯,在回忆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展现角色的多面情态与内心感受观众与汤姆的距离不断拉近,而毫无疑问的,汤姆是电影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

  与此不同的是女主莎莫的形象是一直是借由旁人的视点和汤姆的回忆进行循序渐进的深化与重塑,二人各不相同,对于很多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莎莫最后停在第488天的形象依然与第290天的相重合,并无变化,对他的态度甚至是厌恶。

  当然这亦无可厚非,理解了人们对于圆满爱情故事的不同需求其实这也只是在受众层面的不同区别罢了。没有孰优孰劣,只是看到的点不一样,就如影片到爱情结论,“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上天注定的”,电影对于观众来说亦是如此。

  再说莎莫,片中的主要叙事视角即是从汤姆的视角出发,片中有着许多相对照的段落来揭示这段感情带给汤姆的哀乐。但与之相对的,在影片情节展开过程中,主创铺之以回忆中莎莫的状态对比,如林哥斯塔尔的唱片、宜家的过家家游戏等。

  从汤姆的视角来说这是因莎莫而起的痛苦回忆,但若跳脱出叙事的主观性,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作用于莎莫与汤姆的恋情中似乎又能窥见端倪。

  林哥斯塔尔的唱片以及宜家的游戏只是表象,表象之下的是二人已经度过了近9个月的亲密关系,这个时间能改变很多事情,比如电影中所呈现的二人共创的美好经历,而时间不能改变的是汤姆和莎莫对情感的需求差异。

  莎莫为什么离开汤姆?这个问题在电影中占据了前段很大的篇幅,从前段的第290天分手时刻到后段回到第488天的公园,这个问题从没有在莎莫口中得到过标准答案,但从中段汤姆的朋友瑞秋和相亲对象的只言片语以及影片的闪回情节里已经得到了一个答案,即情感需求的不同。



作品集和莎莫的500天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