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掏耳匠
2023-03-01 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点击:次
掏耳,本是民间的一种绝技,凭着它,可以攀龙附凤、生活无忧;也可因为它,横生事端、招来不测……1.帅府当差 清朝灭亡后,剃头行业空前繁盛起来,剃头匠担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给人剃头剪发,以此为生,成为一种职业。很快,由剃头行业衍生出一些旁支行业,掏耳就是其中的一种。
六安城里有个掏耳师傅,名叫万必良,五十多岁,原是乡下人,家中还有个哥哥。万必良因身体孱弱,农村里的体力活干不了,便跑到六安城里讨一口饭吃,干上了剃头行业,很快练就一手顶上功夫,剃头、刮脸、掏耳、清眼,无不拿手;通、篦、掏、解、顺,样样麻利。当然,万必良最拿手的,就是剃头之后给人掏耳,让人受用不尽。掏耳本来是剃头之外的附加服务,不另收钱的,但万必良掏耳让人感觉十分舒服,渐渐地,别人来找他,反是冲着他那一手掏耳绝活。后来,万必良便干脆专门干起掏耳营生,掏耳之名鹊起,整个六安城都知道有个会掏耳的万师傅。 这一天,万必良家忽然来了两个穿绸缎衣服的人,其中一个瘦猴样儿的说他家主人慕名来请万师傅过去掏耳。万必良见这阵势,知道这个“主人”不是一般人,便也不多问,拎上工具箱,跟着两人便走。 万必良走出门外,见停着一辆马车,两人将万必良扶上马车。万必良一个掏耳师傅哪里坐过这等马车,心里嘀咕道:今天开洋荤啦!万必良坐在马车上,晕乎乎的,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马车停下了,万必良探头一看,几个当兵的拦住了去路,一个个都透着一股骄横。两个穿绸缎衣服的人上前点头哈腰,说了一通话,大意是张旅长耳疾,请万师傅过去掏掏耳。当兵的并不理睬,一个被唤作“江副官”的人大声训斥道:“哼,听明白了,万师傅是黄大帅点名要的,张旅长敢和大帅抢人吗?” 那两个人不敢争辩,灰溜溜地跑了,几个当兵的牵过马车,拐过车头,又跑了起来。万必良有点不安,便仗着胆子问道:“官爷,你们这是把我往哪儿拉呀?” 那江副官对万必良倒挺和气:“万师傅放心,少不了你好处的!”万必良想想自己就是一掏耳的,谁又能把他怎样?他便不再多话,心安理得地坐在马车上。 马车七拐八转,走了一段路,在一个高大的门楼前停下了,当兵的说了声“到了”,便扶着万必良下车。万必良抬头一看,只见门楣上有块匾额:“大帅府”,万必良顿时浑身一哆嗦,心里说:我这稀里糊涂的,竟然到了大帅府? 当兵的一直客客气气的,引导着万必良走进大帅府,几进几出,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大殿前。江副官让万必良稍等片刻,他自己走进大殿,很快又折回来,招呼万必良道:“快见黄大帅!” 万必良答应一声,战战兢兢地走进大殿,偌大的大殿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万必良目光怯怯地看了几个来回,才发现一张躺椅上有一颗硕大的光脑袋,光脑袋锃亮锃亮的,映着窗外的阳光,一闪一闪的。 万必良稳了稳神,压着嗓子轻轻唤了一声:“掏耳匠万必良叩见大帅。” 光脑袋发出慢条斯理的声音来,透着一种威严,又有几分亲切:“大帅我闲下来喜欢用根棒子捣鼓耳朵,听说你掏耳朵挺有功夫的,连张麻子大老远的都派人来六安城请你,我便令人截下你!” 万必良胆子大了些,毕恭毕敬地答道:“大帅,咱只是个街头掏耳的,恐怕服侍不好大帅的金贵身子啊!” “不要拘谨,大帅我等你多时了!”光脑袋还是那个姿势,不紧不慢地说着。 万必良不敢怠慢,小碎步跑了过去,只见一个肥胖的身躯满满地卧在躺椅上,他从眼缝中看了万必良一眼,就又眯上了眼睛。万必良放下工具箱,取出耳耙子、鹅毛棒、镊子、震子、马尾、云刀、耳起、棉花棒等一干工具,抱着那颗肥脑袋,小心地忙了起来,心中暗暗嘀咕:这可是大帅的脑袋啊! 万必良使劲儿平复心绪,拿出十二分本事,细细地给黄大帅掏耳朵,先用起子挑松耳垢,再用夹子将一块块“耳屎”从耳中取出,繼而用竹耳耙一耙一耙,由浅及深,忽急忽慢地扒拉耳垢,最后用鹅毛棒子在耳中轻柔地转动……万必良屏息聚神,每一下都在节骨眼上,每一下都恰到好处。 黄大帅正要起身,万必良按住了他,又用一个金属棍子插进耳孔,用一个薄铁片在外端轻轻敲打,黄大帅的耳朵中便有一种玄幻的乐感回荡,妙不可言。然后,万必良又用一根马鬃毛,折成两半,手捏着一端,伸进黄大帅耳孔撩拨。黄大帅只感到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由远而近,徐徐而来,又由近而远,渐渐遁去。两只耳朵,方寸之间,万必良足足忙了一个多时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