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秦
更新时间:2015-07-12 本书阅读量:次
第八章 刺秦 一 由于燕赵两国是紧邻,所以两国发生摩擦实属家常便饭,甚至擦枪走火爆发军事冲突也是见怪不怪,因而两国就结下了梁子,尤其是燕国,把赵国当做死对头,当秦赵之间爆发那场惨烈的长平之战的时候,燕国自然不会出兵救赵,而是幸灾乐祸的作壁上观,觉得一直为他们挡着人性灭绝的虎狼之秦的赵国,比虎狼之秦更加可恨,所以在赵军惨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燕国上下没有意识到唇亡齿寒,没有兔死狐悲,不仅如此,并且还要趁火打劫。 现在秦国大将王翦攻克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俘虏了赵王,燕国的朝野才开始恐慌了,第一次感到亡国之祸不远,尤其是秦国军队趁胜向北进攻,开到燕国的南边边境的时候,燕国当局才感到巨大的压力,赵国的灭亡使得燕国赤裸裸地暴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没有了赵国这支抗秦的中坚力量做他们的挡箭牌,燕国已经是砧板上的鱼,唯有任人宰割的份! 赵国在诸侯中是唯一可以对抗秦国的军事大国,曾经有过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令秦国不敢小觑,视赵为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把赵早已拉入黑名单,多年对赵用武,赵国毫不示弱,虽然败多胜少,但能够屡败屡战,独立抗秦,牵制秦国,多年来双方损耗极大,若非赵国奸臣昏君当道,自毁长城,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表必会重排。其他诸侯对秦赵之间发生的惨烈战争多半是置身局外,虽然偶有联合,但每次他们的联盟都是显得十分脆弱,经不住秦国重利相酬的诱惑,尤其是目光短浅的燕国当局,每当赵国遇到危难的时候就会派兵滋扰赵的后方,使得保护他们的赵国疲于应战——在抵抗秦国的同时不得不腾出手来打发这些这个可恶的邻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联合真正的朋友以打击共同的敌人,一旦敌友不分,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的利益,是本末倒置,主次颠倒,最后事实证明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自食苦果,自掘坟墓。 燕国多次犯这样的错误,当面对秦国的军事威胁时,燕国反思显然是迟了,除了恐惧,再无善策。将相乏人,军力不济,燕国的军队只有在骚扰邻国的边境时才能显示一定的战斗力,抵抗虎狼之师的秦国军队就显得毫无勇气,觉得抵抗是以卵击石,徒死无益。六国都以不同形式为自己创造了亡国的条件,但又都不甘做亡国奴,当亡国的条件成熟时都接受不了这样惨痛的现实,还幻想最后的挣扎。 燕国的储君太子丹,在秦做人质时受辱潜逃回国,对秦有着刻骨的仇恨,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是能不能雪耻,而是能不能避免亡国之祸,现在秦国的军队开到家门口,显然不限于搞军事示威,其志分明就是要渡过易水,一举拿下燕国。太子丹作为燕国未来的接班人陷入了恐惧不安之中,他知道秦军的残暴,更加不甘心像做亡国奴,像韩赵的亡国之君那样做人家的阶下囚,他不要坐以待毙,一再受辱。但是英勇强悍的赵国尚且不是秦国的对手,何况早已衰落的燕国呢,燕国唯一一次雄起,大概就是乐毅攻下齐国七十坐城池这样的辉煌战绩了吧,但是现在天下发了巨大的变化,合纵固然合不起来了,赵国灭亡,就再也没有哪个诸侯国对秦国发起像样的抵抗了,其他国家都自身难保,哪里还敢得罪秦国帮助燕国呢! 在感到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太子丹想到了鲁国曹沫劫持齐桓公的故事,于是他想也用这招逼迫秦国退出并吞其他六国的国土,继续维持大分裂的现状,于是他想到了刺客,于是他找到田光着手谋划这件事,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认为荆轲处惊不乱,可当此大任。在目前的情况下,别说燕国国中无人,即使乐毅复生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免于亡国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刺客的身上了,于是荆轲被太子奉为上宾,待遇优厚,礼敬有加,这在燕国历史上少见的敬贤了 二 太子丹的刺秦计划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在天下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曹沫胁迫齐桓公的那招毫无可行性。想要荆轲做劫持齐桓公的曹沫,荆轲固然乐意做曹沫,但事情的结果告诉太子要荆轲做曹沫是他的一厢情愿,秦王似乎不愿意扮演齐桓公的角色,因为秦王的理想不满足于称霸诸侯,而是要一统天下。 太子似乎也觉得古人的方法未必能凑效,毕竟秦国乃虎狼之国,迷信武力,毫无信义可言,所以不大可能一人的勇力就能迫使秦王将吞并其他诸侯土地退还,而挟持秦王的结果只会马上招来亡国之祸,自己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但是他还是抱着一丝的希望,强过坐以待毙,退一步讲,秦王不答应退还吞并其他诸侯的地盘,当场刺杀了秦王也可以挽回燕国亡国的命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现在秦国陈兵家门口,秦国大军随时都会发动攻击,于是他紧急的召见了荆轲,他向荆轲提到秦军的威胁时已经到了万分紧急了,荆轲自然也意识到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只是要接近秦王首先要取信于秦却也是刺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环节,而秦王此次将大军开的燕国边界上目的不是军事打击,主要是武力恫吓,迫使燕国屈服,乖乖的举国来降。 于是他想到督亢之地和逃到燕国的秦国败将樊於期,督亢是秦早已垂涎三尺的土地,而樊於期秦国出很高赏格的通缉犯,如果向秦献上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一定能够接近秦王,这样就可以见机劫持秦王,逼迫其撤兵和归还侵占的土地。但是他的建议太子并不同意,尤其是要拿樊於期的人头来换取秦王的信任,义气为重的太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他说:“樊将军是走投无路来请求避难的,我不忍心为了我国的利益而伤害信任我的长者的性命,还请足下想想其他的办法!”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他私下找樊於期,将刺秦的计划全盘告诉了樊於期,并表示要借他的头颅来取信秦王。樊於期每次想到秦王杀他全家无不扼腕切齿,又想到太子对他的厚待,如果能报仇雪恨和报答太子,纵然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伏剑自刎,太子得到樊将军身死的讯息,赶来伏在樊於期的尸体放声痛哭,极其悲哀。事已至此,只能按照荆轲的建议行事。 刺秦计划的前期工作都已就绪,万事具备,是付诸实际行动的时候了。太子寻到了赵国徐夫仁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淬以毒药水,用人做实验,效果奇佳,见血即死,如果发生意外,可与秦王同归于尽,同时又派遣燕国的一个勇士叫秦武阳,秦武阳素以胆大闻名,十二岁就敢杀人,是个十分好勇斗狠的角色,没人敢跟他对视,于是叫秦舞阳作为助手。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待荆轲出发,太子一再催促,但是荆轲迟迟没有行动,太子以为他起来打退堂鼓的念头了,于是太子跟荆轲说:“现在情况紧急,如果你还需要考虑,我先派遣秦武阳去。”荆轲知道太子以为他是要临阵脱逃了,这对于一个将信义看的比生命还有重的刺客来说,同受到极大的侮辱没有分别,于是他大怒,呵斥太子说:“大丈夫言而有信,既然已经答应岂能反悔,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死而后已,我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是等我的一个朋友,要他跟我一起去,既然情况紧急,岂能误了太子的大事,现在我请求出发!” 荆轲出发了,此行恐怕是不能活着回来了,本来这就是一次冒险的行动,成功的希望很渺茫,这一点无论是主持这个计划的太子丹还是荆轲本人,以及荆轲的朋友们都知道,于是大家都来为荆轲送行,当时的场面极其悲壮,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谁都知道荆轲仅一把匕首,到素来残暴的秦国谋刺秦王,纵然能杀了秦王,荆轲也是必死无疑,所以大家是来为荆轲送行,更是与荆轲最后的生死诀别!大家白衣白冠,在易水边,祭过路神,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节而歌,歌声悲壮激昂,大家都暗暗垂泪,甚至送行的队伍里听到有人啜泣,不知谁哭了。荆轲又作歌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更加悲壮激昂,大家越发悲痛,荆轲头也不回的出发了! 三 雄心勃勃的秦王政毫无悬念的灭掉了韩,赵国虽然有强烈的抵抗,但是军事打击加内部瓦解两手并用,也没有费多少力就攻破的邯郸,他志得意满,加紧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大秦军队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但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灭掉赵国这个劲敌之后,也需要休整,所以秦国没有趁着灭赵的余威进攻燕国,而是将大军开到燕国的边境进行武力恫吓,给燕国施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果然不久秦王就接到燕国派使者乞降的消息,令他十分满意,立刻传见。 荆轲负有保全燕国的使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是到了秦国才知道刺秦是一件比想象的难度还要大,甚至要见到秦王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打通各个环节,进入秦国要见秦王,为秦王服务的各部门也是跟其他国家没有分别,不大把的撒钱连一道门都进不来,所谓阎王好见小鬼缠,外国使者来觐见国王的时候正是各部门捞取外快的最佳时机,乞降投诚的外国使节更是要大敲一笔,果然钱能通神,一路撒钱,畅通无阻,荆轲很快见到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他首先卑辞厚礼贿赂,蒙嘉得了好处,向秦王进言,为燕国说好话,当然更多的是颂扬秦王的威德,说是燕王十分害怕秦国的兵威,乞求大王允许他们做秦国的一个郡县,只要能在先人的留下的土地上生活就满足了,由于惶恐不敢来陈述,现在谨崭下叛将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督亢一带的地图,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军虽然善战,但不战而使敌人投降比战而后降更经济,毕竟战争是为征服而战,不是为战而战,所以秦王听了蒙嘉的话,自然龙心大悦,穿上王袍,安排下了极其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准备在咸阳宫接受燕国的投降。 迎宾曲响彻王宫,气氛轻松欢快,在宫人的引导下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紧随其后,到殿前秦舞阳临时怯场了,害怕了起来,乃至吓得脸色大变,秦国群臣疑心大起。荆轲却不慌不忙的笑着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人,第一次见天子,难免紧张,请大王见谅!” 秦王本来龙心大悦,但是秦舞阳的异常表现他也起了疑心,觉得不对劲,经荆轲解释他虽然不高兴,但是秦王更关心的是接受燕国的投降,没有太在意,首先自然是要督亢之地:“将秦舞阳所捧得的地图呈上来寡人过目!” 荆轲从惊慌不知所措,吓得面无人色的秦舞阳的手中取来地图,呈给秦王,并一寸一寸地拉开请秦王过目,等到地图全部打开,出现了一把匕首,荆轲突然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与此同时右手抢过匕首刺向秦王。突起变故,秦王大惊,一跃而起,奋力地要挣脱荆轲,情况紧急,由于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于高度的紧张,使得他们的力气比平时任何时候都大,以至于荆轲制不住秦王,秦王摆脱不了荆轲,双方同时使尽力气,终于秦王的袖子被扯断,秦王挣脱了荆轲,想要拔出背上的长剑,但荆轲紧接追不舍,心里紧张,加上剑长和插的紧,一时拔不出来,只得绕柱而逃,荆轲手持匕首紧随其后追逐。整个王宫一片慌乱,大臣们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宫女们惊得尖叫不已。 按照秦国的法律,侍卫在没有召见的情况下不得进宫殿一步,当在这危急的关头一时来不及召集御林军,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秦王的私人医生夏无据将随身带的药囊奋力投击荆轲,秦王正在被荆轲追逐的绕着柱子跑,仓皇之间不知怎么办,群臣不停地大声提醒秦王说:“大王把剑背在背上!”秦王趁夏无据一击分了荆轲的心之际拔出了长剑,向荆轲连连砍去,荆轲受了八处伤,秦王所持的是宝剑,锋利无比,荆轲的大腿都被砍掉了,血流如注,终于倒下了,忍痛将匕首掷向秦王,这时痛的几乎要晕过去,这一掷的力道全失,毫无技术含量,其准确性可想而知,自然不能击中目标了,击到铜柱子上也没能击出一星火花。荆轲知道大势已去,将因为失血过多而显得极度虚弱的身子靠柱,岔开两腿而坐,表示对秦国及秦王的藐视,并且笑骂道:“我之所以没能杀了你是想要将你生擒活捉,来报答太子!”这时大批御林军已经赶来,将荆轲乱刀斩杀,秦王好长时间想到荆轲行刺都不免心有余悸。 荆轲被斩杀,刺秦计划完全落空,秦王怒不可遏,下达了进攻燕国的命令,燕军哪里是秦军的对手,很快就溃败,秦军很快攻占燕都蓟城,燕王和太子自知大祸临头,仓皇出逃至辽东。燕王喜始终认为秦王龙颜震怒攻打燕都,是自己的儿子太子丹把秦王彻底惹毛了,祸出自太子,所以为了平息秦王的怒气就杀了儿子向秦请罪,但暂得一时的苟且,秦国还是不会放过燕国,就在灭楚、魏之后,秦王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国还是难免亡国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