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小说 > 自主家教 天才特训

第12讲 窗户

客厅内,教授在讲,大家在认真的听。
女士说:现在的人大多都生一个孩子,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将来能发展得比父母好一些;可是,很多人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甚至适得其反。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才能让孩子茁壮的成长,很好的发展呢?
教授说:我们人的成长和发展经历,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相互传递,是接收并学习信息,再发送信息,是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的储备,关键看接收信息的窗户是及时开启,还是始终关闭,或是否抓住了良好的接收、发送时机,看是接收了良性信息,还是被不良信息污染了纯洁的心理。
男士说:接收信息?窗户开启?
女士说:就是孩子的心灵窗户啊!
男士说:哦!那这是很关键的,那孩子这个心灵窗户怎么打开呢?
教授说:儿童时代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早期的经历,就像楼房的地基,决定其将来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将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和大脑发育。
女青年说:当然是要接收良性信息了。
男青年说:那还需要知道什么是良性信息呢?得会鉴别才行呀!
女青年说:老师不是说不要鉴别吗?
老师说:教授不是说了吗!这需要奠定基础啊!
女青年说:那这个基础又怎么奠定呢?
老师说:听教授讲。
教授说:抓住而不要错过儿童心理和大脑发育的这个特定时期,有利于孩子的运动、观察、音乐、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的学习。父母和老师要在孩子迫切需求的关键时期,及时将儿童的心灵窗户开启,他们的心灵和大脑就会自然与各种所需信息建立起必然的联系,并能迅速形成一条高速运行的通道,可供终生奔跑。
男士说:那如果孩子的心灵窗户没有及时开启,会怎么样呢?
教授说:如果心灵和大脑的信息窗户没有及时开启,或完全关闭,孩子就接收不到迫切需要的信息,就会缺乏某方面的学习能力,甚至会完全丧失学习兴趣,或许连基本生活能力都不具备。
女士说:看看,多严重啊!
孕妇说:那孩子的心灵窗户什么时候开启最为合适呢?
教授说:孩子的心灵窗户从怀孕那一刻就应开启,并掌握好每一特定时期信息传递的机遇。
孕妇说:那怎么才能掌握好这个特定的机遇呢?(众人笑)
女青年说:别笑,人家是不耻下问吗!而且,我们也跟着受益呀!
老师说:这个是有规律可循的。
教授说:对,有个规律,我们需要掌握这个规律,并很好地应用。
孕妇说:那又是怎么样的一个规律呢?别笑啊!就是嘛!这个规律一定有人科学的总结出来了,我们只需要掌握并很好地应用就可以了,没必要再费周折去摸索。
男士说:看看人家多会省劲儿。
女士说:人生短暂吗!就是应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吗!
男青年说:你们就贫嘴吧!
女青年说:那你还贫啊!闭嘴听教授说规律吧!(众人笑)
教授说:好!一般运动信息传递的最佳时期是怀孕7周到出生后4周岁。这一时期,孩子对运动最感兴趣,父母要不失时机,让孩子多做游戏,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以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
女士说:让孩子多做游戏?
老师说:这个不是指电脑、网络游戏。
男士说:这是指让孩子多玩耍。
女士说:用你说,我知道。
男士说:那你知道还用老师讲不?
女士说:当然用了,是让老师讲,又不是让你讲。(大家笑)
教授说:好,我先说运动信息。我妻子怀孕其间,我俩经常骑自行车上街,还一起步行到很远的地方去拣柴,她还跟拖拉机拉石头,跟其他工人一起和大泥抹墙到深夜。
老师说:就是,当时我怀着个大肚,跟着啤酒厂的拖拉机拉石头,路特难走,崎岖坎坷,颠簸不平,一颠那么高,一起跟车拉石头的女人们看着我那样子都害怕,领班的石玉珍就跟厂领导说不能让我在跟车了,才让我停下来。
女士说:哎呀!那多危险呀!
老师说:把我从拉石头车上换下来后,又让我跟着那些男人们盖房子和大泥,有一天晚上,房子盖好了,要抹屋子里面的大泥,一直抹到夜里一两点钟才抹完收工。
女青年说:这么晚啊!老师您真能干。
老师说:那天晚上,教授他一个人在家里给我做饭——烙饼,他烙了很多饼放在盘子里。赶我回去时,满满的一盘饼子,在火墙上放着,那么高的一摞。
女青年说:干那么晚,那教授也不说去替换一下你。
教授笑着说:不是啤酒厂的工人,人家那里让你随便替换呢!
老师说:那天晚上,他就在对面的马路上来回的走,可以借着灯光看到我们在里面干活,也不知走了多少趟。尽管很晚了,但我们干得热火朝天。
教授说:所以,我也没法参与进去呀!那场面,好家伙,简直是灯火辉煌,人影穿梭,说笑声连连,好不热闹呀!那已经是深秋了,我在马路上走一会儿,不见他们收工,就回去,一会儿再出来走,还不见他们收工,就又回去,一会儿又出来走……
女士说:好功夫啊!
老师说:教授他走路的功夫一直都很好,我和她一起走路,总是得小跑着才能跟上他,他只顾自己一直往前走,也不等你。
教授说:结果,我儿子一出生就特别机灵,特别有精神,爱运动,整天奔奔跳跳不停,不仅在外面爱跳,到别人家更是满地的舞蹈。
男士说:你们也不制止?
教授说:为什么要制止呢?我们不仅不制止,而且,无论他怎么跳,我们都尽情的欣赏,那是真的喜欢呀!
女士说:那就不怕别人讨厌?也没想别人会不会讨厌吗!
教授说:当然,我们特别投入的欣赏,诱导得别人也同样投入的欣赏。这样,儿子表现的更是激情昂扬,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磁场。
女青年说:哦!原来孩子的表现也能形成磁场啊!
男青年说:那当然了,只要父母给孩子捧场,孩子的表现力就会更强,而自我的表现力对他人就是一种吸引力,就是一种和磁场。
女青年说:那你就学着点儿,别光会说不会做啊!
男青年说:看你说的,咱也不会是那种说大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你是最清楚的了,否则你也不会看上咱,是不是。
女青年说:你就逮了便宜卖乖吧!你就贫嘴吧!当初我一个不小心栽在你的手里了,还真成立你的把柄了,你拿这当杀手锏使呀!
男青年笑着说:好了,我们就此打住,这话扯远了,听老师讲,咱俩的事待回到我们的二人世界再慢慢道来。(他随即做了一个暂停手势,大家都笑了)
教授接着说:我儿子在幼儿园时一直是体操、舞蹈表演队员,而且始终是站在最前排。他曾获得市妇联组织的亲子互动竞赛活动一等奖。
女士惊讶的说:哦!上幼儿园时就那么优秀呀!
教授继续说:上小学时,他短跑、长跑、跳高、跳远、跳绳等体育活动都名列前矛。武术更突出,曾获得市级刀术竞赛第一名,徒手对练第二名,获得省级武术表演赛三等奖。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特长生。
男士说:这孩子真棒!还真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啊!
女士说: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呀!
女青年说:这孩子智商高。
男青年说:这是情商高。(女青年不服气的看了男青年一眼,男青年赶紧做了个压住火气的动作,才使俩人没有再次掐起来)
教授说:很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智商是基础,情商是潜力,而情商的培养主要是靠良好情感信息的传递。
女青年看了一眼男青年说:现在人们都说情商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培养情商呢?情感信息又怎么传递呢?(男青年得意地朝女青年笑了笑,做了个鬼脸)
教授说:情感信息传递的最好时期,是出生6个月至青春期。这期间,父母对孩子要耐心诱导,不要粗暴,要对孩子多欣赏,多肯定,多鼓励,多支持,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负面刺激,要付出真情实意,以培育孩子适应社会的情感能力。
孕妇疑惑的说:培育孩子的情感能力?那怎么培养呢?
教授说:对,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所谓情感能力——就是人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男士说:这就不仅需要聪明,更需要有智慧了。
教授说:很对,有情感才会有智慧,而情感来源于自然,音乐就来自于自然,是自然之声。孩子3至10岁是音乐和逻辑信息接收的有效时期,父母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为孩子多提供音乐欣赏的机会,这样,即使孩子将来不搞音乐,也能开发智力。
女士说:其实,很多人小时候都喜欢音乐。
男士说:很多人大了以后也喜欢音乐,只是一直不敢唱而已。(说着看了一眼女士)
女士说:那是因为没有人欣赏。(说着不高兴的憋了一眼男士)
教授笑了笑说:我和妻子都喜欢听歌,更喜欢唱歌。
老师说: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家有一台供我俩学习的收录机,工作、学习之余,三口人便爬在收录机旁听并学唱当时的流行歌曲。所以,儿子刚呀呀学语,就已会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等歌曲。(边说边学着儿子的声调唱了几句)
教授说:后来,姑姑家要换新电视,我就把她家的旧电视赊了回来。儿子对电视里的歌曲特别感兴趣,几乎是听一遍就会唱。
女青年说:真聪明啊!那该有多亲呀!
男青年说:简直就是神童。
老师说:上幼儿园时,他喜欢上了电子琴,我们就为他买了电子琴,支持他学习电子琴,教琴老师特别重视的培养他,认为他很有这方面的天赋。
教授说:上小学和初中时,他又喜欢上了竖笛,而且吹得特别好,凡是喜欢的歌曲都会吹,班里很多同学都求着拜他为师,跟他学竖笛,我记得有一个叫张宏宇同学还经常到家里来找他学习竖笛。
女士说:那么小就让小哥们挺羡慕的啊!还拜他为师呢!
教授说:现在,他被同学称为“歌神”,他自己录制的歌曲在“太乐网”上供网友欣赏的就有二百多首。我本来是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但是,一听儿子唱的歌,我特别感动,不由的热泪盈眶。他是在用情唱,唱出了心声。我也自认为很有音乐鉴赏水平,但听他唱歌,我辩不清哪个是原唱。
男士说:那逻辑呢?孩子的逻辑又该怎么培养呢?
女士说:你这人怎么回事儿啊!正说着音乐呢!你怎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怎么又冒出逻辑了呢?
男士说:你没听教授说吗!孩子3至10岁是音乐和逻辑信息接收的有效时期吗!刚才只讲了音乐信息,还没讲逻辑信息呢!
女士说:你倒挺会抓重点的啊!
女青年笑着说:要不就不来,来一次就顶一次。
男士说:那是,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
男青年说:就是,来了就得有收获(同时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别人也跟着为他树立起了大拇指)。
教授说:看看,这就是好学生,这就是会听、会学,他没有被这么多的音乐实例所迷惑,这就是尽力集中,这就是跟着老师的思维在走,因为他确实在用心听,而不只是用耳朵在听。
老师说:这就叫会听的听个门投捷道,不会听的听个红火热闹。
教授说:这位男士说的很对,孩子在3至10岁这个时期,也是逻辑信息接收的有效时期,所以,与此同时,父母要启发诱导孩子多观察、多思维、善推理,以此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女士说:您的儿子现在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好,那您对儿子是怎么培养的呢?
教授说:我对儿子这方面要说有培养,那就是让他自己多体验,多给他自由的空间,家庭的事让他多参与,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我们给予支持。
老师说:当时我问过教授好多次,大人的事这么早就让孩子知道,而且把孩子放在和大人同样的位置,甚至有时放在比大人还重要的位置,这样做行吗?他就笑笑说,这就是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吗!
女青年说:其实,孩子也很愿意早早的参与大人的事情,只是孩子一问,父母就毫不客气的说,去!一边儿玩儿去,大人的事,孩子别问。很少有人会像你们这样做。
教授说:我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不仅自主学习能力很强,自主办事能力也很强。他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大学都不做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就凭自己看书理解、思考,综合成绩一直在班里前五名以内。像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样的课程,是很多大学生头疼的事情,反复的死记硬背、做题都很难及格,可他认真的看一遍,就能串讲下来,还能和实际结合,而且都能考85分以上。
男士说:哦!我知道了,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大人的事情,就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办事能力。
教授说:这位男士,你很会总结。就是这样的,儿子稍微大一点,一直到现在,很多家务事,我们工作上的事,只要遇到难题,只要跟他一说,只要向他请教,他就能给你分析、解释得一清二楚,并能提出实施方案,就能使我们做父母的豁然开朗。
男青年说:这不就把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办事能力都培养出来了吗!
女青年说:当今社会,语言表达很重要,我不想让孩子将来就像我一样,秃嘴笨舌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该怎么培养呢?
男青年笑着说:你还秃嘴笨舌呀?你要是秃嘴笨舌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巧嘴了,就没有能言善辩的人了。
女青年说:去你的,我在说正经的呢!
男青年笑着转向众人说:我说的也是正经的呀!他骂我三天三夜都不带重复的词句的,而且能越说越快,下面一片鸦雀无声,你们说,这种效果,当今社会有几人能够达到?
男士转身握着男青年的手说:知音啊!难兄难弟呀!我们是同样接受着魔鬼训练成长的勇士啊!(大家笑)
老师笑着说:其实,这就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只是需要用对用好,需要用到对方需要的时候,需要的地方,不能恶语中伤;否则,不仅一文不值,还会惹的对方非常讨厌。
教授说:非常正确,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语言表达,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表达方式,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所以,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一出生至10岁,这一时期,孩子对语言信息传递特别感兴趣,父母要从孩子刚出生开始就与他进行语言交流,多说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以锻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孕妇有点疑惑的说:多说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老师说:就是说孩子的话,说娃娃的话,说幼稚的话。(大家笑)
教授说:我妻子是一个爱说话的人,儿子还在哺乳期间,她就一边喂奶一边抚摸着跟儿子说着话。
老师急忙接过话题说:我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听故事,开始我俩分别给他讲各自的故事,记忆中的故事讲完了,再重复讲;后来实在不好意思再重复了,我就买了《365夜》给他念,反复念了好多遍。
教授接着说:无意中,儿子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年级时就捧着《三国演义》看的入迷,三年级就抱着金庸的武侠小说看的放不下。
男士说:儿子也像您这么会说吗?
教授说:也许是早期语言交流加课外读物知识的丰富,他平时言语并不多,该说才说,思维敏捷,出语惊人。
女士说:是您敢让孩子那么早就读武侠小说,很多父母只让孩子读四大名著,我们还正为这事儿苦恼呢!我俩意见不一,为这事儿还老争吵。
教授说:父母都是好心,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功,但往往由于父母的不良性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孩子也形成了不良的个性。如果父母个性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病,那么,必然会导致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很难使孩子有良好的心情;而长期心情不好,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没有良好的个性,就很难适应环境。
男士说:哦!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啊!
教授说:对,但值得我们考虑的是,你的心真好吗?其实早已经不好了——长期心情很不好啊!
孕妇说: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偏激,常常也会事与愿违的;我的父母对我就是这样教育的,他俩三天两头的吵架,还经常打架,而且一打架就要见血。
教授说:夫妻矛盾谁家都难免,我们也一样,但我们尽量做到不在儿子面前争吵,不把负面影响扩大。发生冲突时,我们保持“退让一步,天地宽;沉默是金,开阔心胸”的原则,能说清楚就只说当时发生的事情,绝不纠缠此事以外,此刻之前的事情,如果暂时说不清楚的事情,就先放一放。
男青年说:好办法,夫妻相处秘诀。
女青年说:沉默是金,能开阔心胸,妙!我好像能体验得到这种感觉。
教授说:前段时间,我们遭小人陷害,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能致对方于死地,征求儿子意见,他说:“穷寇莫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更重要。”这和我们平时的做人标准完全一致。我们也简单、粗暴过,但我们尽量不犯重复错误。所以,他小小年纪,遇事比我们还冷静,还大度。
女士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一辈子只生一个,就怕管不好,像我家那孩子,才一岁多一点儿就不听话了。
教授说: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身教重于言教,要真心的爱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真爱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爱父母,更不会爱别人。父母做事不努力,孩子就不可能认真学习,父母懒散,孩子就不可能勤奋。这些都是信息传递的作用。
女士说:哪个父母会不真心爱自己的孩子呢?可能是爱的方法不对吧!
教授说:所谓真心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就不会觉得孩子不听话。我们对儿子的真爱主要体现在支持他、鼓励他、肯定他、欣赏他、学习他上,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支持,提供优质的精神财富,经济上反而比较抠。儿子上幼儿园时,只有周末才给他买一根冰棒吃,被老师知道后,批评我们说:你们也太抠了!
老师说:就是,我接儿子时,幼儿园老师亲自跟我说的。
女青年说:一周才给买一根冰棍儿,就是够抠门儿的。
教授说:我俩结婚后,先一起学习管理,后又一起学习心理学,又一起做我们喜欢的心理咨询与培训工作,学习认真,工作努力,天天如此。
男青年说:现在很多人,一旦有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就不再想学习了。
教授说:儿子比我们就强出不知多少倍。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为市报的“科教周刊”写稿挣稿费,后来又为国家级杂志《科幻大王》画漫画,再后来就为这家杂志画插图。这些都是他自己感兴趣,自己摸索做的,不仅从没间断,而且越做越好。他的作文在投稿第二年就获得市级二等奖,后来又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美术作品曾获得国际级三星奖。
女士说:多自觉的孩子。
老师说:杂志社美术编辑平时尽量让他多画,一到假期,几乎所有的插图都给了李万欣(我儿子,因为他而骄傲、自豪,故说出名字),美编说:“因为读者太喜欢你的插图了,你就辛苦一下吧!”读者说:“李万欣的插图画的太好了!”
教授说:他的时间都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男士说:这是一个年轻人最可贵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中年人学习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教授说:他从小学六年级有了第一笔稿费开始,就没再向父母要过零花钱,而且,平时用的纸张、笔墨,包括衣服都是用自己的稿费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