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小说 > 三国随想

3、败走麦城

  小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普及三国历史的最佳读本,但书中所描写的很多历史事件不符合历史真相,很多历史人物也不是历史上的本来面目,其中掺杂着太多作者的主观感情。不过小说的作者立场鲜明,重点突出了小说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以蜀汉为正统,以忠义为核心。因此,小说中作者对蜀汉阵营中的人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充分的同情,当然也有刻意的拔高甚至神话,所以拿小说《三国演义》当历史读当然是不靠谱的。但是作为文艺作品,《三国演义》无疑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之一。其宏大的叙事,精彩绝伦的描写,文白相结合的叙述,可读性极强。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三国人物耳熟能详,生动活泼的语言艺术都为《三国演义》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同时,小说贡献了太多成语典故,大大的丰富了汉语的语汇,这更提升了小说的价值。

  作者在关羽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的个人理想,因此刻画关羽这个人物是很丰富的,对关羽的描写从头到尾都是讴歌赞扬,完全的正面描写。写到关羽穷途末路,悲壮的场面多于狼狈场面,其中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都成为了成语,写进了汉语词典中。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败走麦城”成为比喻陷入绝境和形容成功人物走向穷途末路的一个典故。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本来是个小地方,因为三国蜀汉名将关羽最后失败退守于此而闻名。

  曾经叱诧风云,今日穷途末路,关羽怎么也想不到,麦城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当初,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震动,围困在大水中的樊城眼看就要被攻陷,南阳洛阳指日可下。此时的关羽志得意满,这是他人生的最高峰。关羽本以为克复中原建首功非他莫属,但是他不知道站的高跌的重,从最高处跌下来就是粉身碎骨!何况关羽不懂什么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他全部心思都在樊城,他被初步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背后的孙权,他一点也不觉得江东“鼠辈”有什么可怕。但是就在关羽威震襄樊的时候,孙权方面早就开始磨刀霍霍了,吕蒙和陆逊更是挖坑设陷阱,软刀子杀人于无形,现在是动真刀真枪的时候了。在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的同时,吕蒙装病也装的够了,已经达到了麻痹关羽的目的了。陆逊的戏也演完了,卸妆上阵吧!吕蒙重掌帅印,领着一队白衣兵士,扮作客商,瞒过了荆州的守兵,几乎是兵不血刃进入江陵城,南郡太守傅士仁投降,并劝降了守公安的糜芳。

  关羽将守卫后方的重任落在傅士仁和糜芳二人的肩上,本来二人守城有责,怎么能说投降就投降呢?但是东吴方面没有发动任何进攻,仅仅是派去一个舌辩之士入城,陈说利害,二人不做任何的抵抗,就开城投降了。孙权方面夺取荆州是蓄谋已久的了,他们对敌人方面的了解可以说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他们首先不对南郡发动攻击,因为他们早就了解傅士仁与糜芳都对关羽心怀不满。二人投降,确实跟关羽的狂傲性格有直接的关系——关羽自负天下第一,不仅不将敌人和友军放在眼里,对其部属也是威多恩少,在他手下办事动辄得咎。他是不肯放下身段好好的跟他的部属沟通的,甚至从来就不拿正眼看这二人。关羽的毛病大概是不喜欢谁,从来都不知道掩饰,对其厌恶和轻视是赤裸裸的,完全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上,毫不留情面。糜芳傅士仁在关羽这里毫无自尊可言,他俩早已受够了关羽的气,积下了一肚子的怨恨无处发泄,对他们的这个顶头上司敢怒不敢言。

  在关羽出发前,二人管理的军械器具不慎失火,遭到了损失,关羽痛责二人,威胁得胜回来治罪。加上前线取得胜利,于禁的军队大量投降关羽,关羽的军中多增加一人就多了一张嘴,前线的粮食严重短缺,关羽令留守荆州的傅士仁糜芳火速运粮到前线,如再有怠慢二罪俱罚。此时荆州城要直接面对吕蒙的军队,去哪里筹备到粮草,何况关羽平时不拿他们当人看待,二人早就怀恨在心了,内外因素加起来,二人基本没有什么犹豫就投降了。吕蒙很快就控制了荆州,进入荆州吕蒙严明军纪,令行禁止,秩序井然,不仅没有扰民的行为,而且优待荆州将士的家属。可以说,吕蒙进荆州几乎是鸡犬不惊,兵不血刃,很快就稳定了荆州的军心民心,完全将关羽的墙角挖空,关羽在前线成为一支孤军,进退不得。

  孙权在暗中已经跟曹操勾结在了一起了,他向曹操称臣,递上降书并附上劝进表,请求曹操允许他袭击荆州作为投名状。曹操看了孙权递上的降表及劝进表,很快就看出孙权不安什么好心,他笑着说孙权这小子劝我当皇帝是要将我放在火上烤。其实孙权投降曹操完全是权宜之计,曹操当然知道,孙权根本就不会真心的投降他,不过是要他夹击关羽。孙权顺利的袭取荆州,事后还宣称是曹操叫我这么干的,分明就是要将曹操拉下水。同时孙权请求曹操不要将东吴袭取荆州的消息泄露给关羽。这又是一个坑,关羽不知道孙权背后捅刀子就不会急忙回援荆州,他利用曹操的力量将关羽牵制住,有更多的时间夺取荆州和稳定荆州。但是曹操也不傻,哪里那么容易会给人利用。曹操的谋士董昭很快看出了孙权的用心,他认为泄露机密给关羽,对孙权确实不利,但是对我们有利;关羽知道后方被袭会犹豫,甚至动摇军心。而我们前线的将士获悉敌人的后院起火,知道他们嚣张不了多久了,这样是可以增加我们的士气,给我们军队坚守和反攻的信心。

  果然,曹操将孙权的降表大量散发,坚守城池的曹军将士看到了,围攻城池的荆州将士也看到了。完全如董昭所料,曹操派去的援军徐晃,获知敌人后院起火,士气忽然提高了很多,利用士气正旺,徐晃发动了反攻。关羽得到了荆州被袭的消息,半信半疑,犹豫不决,就这么撤军,樊城眼看就被拿下了,到嘴的肥肉不吃太可惜了,但是荆州如果真的被袭,他就陷入了进退不得的绝境了,孰轻孰重,是很清楚的了。荆州军得知老窝被人抄了也是上下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士气果然低落了下来,被徐晃抓住机会,来了个绝地反击,荆州军无心抵抗了,被曹军打的溃不成军。战事很快发生了逆转,士气一旦被挫,就再也恢复不了了,关羽一败再败。曹操的部将曹仁等人想乘胜追击,曹操下令停止进军,让关羽跟孙权去打,最好是关羽被孙权消灭,孙刘两家成为势不两立的仇敌,让他们两家继续斗下去,等到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利。

  荆州已经完全被孙权控制,关羽的军队一路溃败,进退不得,只好派人去荆州责问孙权方面为什么背盟。吕蒙对这个问题不做任何回答,只是优待来使,让关羽的将士都知道,他们在荆州的家属都很安全。于是关羽的军士纷纷叛逃,向孙权方面投降。众叛亲离,势穷力孤的关羽只剩下了麦城一座弹丸小城可以退守,他想利用这座小城寻求脱身之计。孙权令部将朱然潘璋包围麦城,断了关羽的逃路。身边只有十余骑的关羽,只好竖起了降旗,墙上布满假人,企图瞒过孙权耳目,趁机逃走,没有逃出多远,被潘璋手下的一个低级军官马忠截获,关羽和他的养子关平及部将赵磊等数十人均被孙权斩首。关羽连孙权吕蒙陆逊都看不起,最后却落在了孙权手下的低级军官手里,像马忠这样的低级军官根本就是不入流的角色,关羽最后落在这样小角色的手里恐怕是死不瞑目!

  孙权夺取了刘备的荆州,杀了刘备的心腹将领,这回算是把刘备得罪透顶了。本来孙刘联盟基础不牢,两家反目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孙权投降曹操也不靠谱,完全就是权宜之计,纯属互相利用。曹操利用完了孙权,想让孙刘两家打起来,他坐收渔利。而孙权利用完了曹操,则要把曹操拉下水,一再宣称袭取荆州杀掉关羽都是曹操的主意,不关我的事,刘备要算账找曹操去。他也希望曹刘两家打起来,他孙权坐收渔利。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夺荆州杀关羽是曹操的意思,孙权将关羽的脑袋献给曹操。曹操知道孙权用心不良,分明就是江东移祸于他。于是曹操将这股祸水就地化解。用香木给关羽做了个身体,将关羽的脑袋按在木身子上,并且将关羽的脑袋以王侯之礼安葬,这是明确的告诉刘备,冤有头债有主,找孙权算账去。

  刘备集团的成功来的太快,让他们无法不陶醉其中,但又像一场梦,很快就惊醒过来了。失去荆州,刘备北进中原的大门被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同时刘备的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也同时叛变,刘备失去了东出的窗户。从此蜀汉政权只能偏安一隅,成为三家中最弱小的一方,再无进取中原的可能了!从此以后,蜀汉政权永远是坐困一方的小朝廷了。所以刘备不会找曹操算账,只会找孙权,杀了他的手足兄弟这口气固然咽不下去,更主要的是孙权抢走了他的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善罢甘休,孙刘之间一定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