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小说 > 三国随想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孙刘联盟并非牢不可破,相反,孙刘联盟十分脆弱。联盟本身有太多的裂缝,联合双方有太多的分歧,太多的矛盾,更主要是他们有太多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因为他们完全是两个利益集团,他们的结合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如果没有来自曹操方面的压力,毫无渊源的孙刘两家几乎没有联手的可能性,甚至还会延续刘表时期敌对和仇视的政策。因此孙刘联盟先天根基不牢,尤其在荆州问题上,孙刘两家的矛盾简直不可调和。

  得到荆州与益州之后,刘备占尽所有的地理优势,不仅可以据险而守,而且进退自如。更要命的是,即可利用地理优势抵挡曹操,也可以利用地理优势抵挡孙权。同样,也可利用地理优势北伐曹操,更可以利用长江上游的优势南征孙权。因此对于孙权来说,荆州太重要了,没有了荆州,孙权不仅北上无望,更无险可守,连安全都没有保障了。所以当曹刘相持于汉中,徐州有机可乘的时候,孙权却放弃了徐州而接受了吕蒙的建议,一心谋取荆州。孙权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徐州,并非不想要徐州,而是徐州虽然易取但是无险可守,南方兵敌不过北方的骑兵,即使夺得徐州,也守不住。之前鲁肃一直是主张维持孙刘联盟的,但是吕蒙认为,对抗曹操不一定要依靠刘备方面,何况刘备关羽根本就不可靠,所以问题不是联合刘备的,根本是荆州,如果夺取了荆州,我们的的人马守住荆州的要津,一样可以抵挡住曹操的大军,何必要依赖刘备君臣。再者,孙权也不会坐视刘备的势力进一步增长,而且孙权一定是要荆州全境的,荆州问题不能解决孙刘两家就没有长期合作的基础,他们的这种联合关系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了。此时的孙刘联盟不过是建在沙滩上的房子,经不起任何考验,一阵风就能吹垮。

  孙刘的联盟像一切的政治联合,完全是互相利用,以利相交,表面上的友善掩盖不住背后的种种阴谋。孙刘两家之所以一直维持着斗而不破的现状,是因为更强大的敌人还在虎视眈眈,因此两家尽管面和心不和,也不能公开决裂。但是当刘备力量的一步步增长,尤其是刘备既有了荆州大部,又囊括了整个益州,如果关羽很快拿下襄阳樊城,继而北上攻取南阳洛阳,将曹操逼到黄河以北。那么三方的角色就很快发生了转换,刘备将会取代曹操成为天下第一强,孙刘联盟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两家就没有共同的敌人了,联合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反倒是有必要联合曹操来遏制刘备坐大。说到底,联合是手段,最终为的是整个集团的利益和安全。为了利益,孙权可以跟刘备联合,同样,如果跟曹操联合的利益大于跟刘备联合,那么孙权会毫无羞耻感的向宿敌投怀送抱,卑躬屈膝,不惜跟昔日的盟友反目成仇。

  孙刘的共同敌人曹操,旁观者清,他们太知道孙刘两家的所谓联盟不过是临时搭伙过日子,一旦发生重大的利益纠纷,所有的约定都可以作废,翻脸比翻书更快。所以当樊城被关羽围困的时候,曹操方面马上知道该如何突围。孙刘联盟有太多的漏洞,打破他们的联盟的时机完全成熟。于是司马懿等人认为,无须兴师动众迁都,派遣一舌辩之士过江,向孙权陈说利害,并许以厚利,孙权一定会跟我们一起对付关羽,前后夹击,樊城之围不救自解。

  果然,曹操很快就说动了孙权。孙权方面下定决心夹击关羽,为的是袭取荆州,是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实际上早在周瑜时期,就有吞刘之志,处心积虑的要将刘备的势力逐出荆州。鲁肃接替了周瑜之后,虽然对周瑜强硬的政策有所修正,但是即使如此,在荆州问题上两家都寸步不让,一度吵得不可开交。之所以没有发生正面的冲突,也并非鲁肃软弱,而是鲁肃接替周瑜之后,实在是形势比人强——赤壁之战后,孙权算是把曹操得罪透了,成为了曹操的主要打击对象,因此为了对付曹操,孙权方面需要维持一个相对稳固的孙刘联盟。

  曹孙之间深陷于合肥战场,给了刘备大力扩张的机会,期间刘备不仅占了刘璋的益州,也从曹操大将夏侯渊的手里抢过来了汉中。而这些地方也曾经是孙权方面觊觎已久的,却被刘备挡了道。孙权也曾提议两家二次合作,攻取益州,但是刘备假惺惺的帮他的所谓本家兄弟刘璋求情,后来才发现反对他攻打益州,并不是要救他的一家子兄弟,而是为了自己独吞益州,这已经足令孙权冒火的了,大骂刘备狡猾至极。刘备无论是夺取益州还是攻打汉中,事前事后都没有跟孙权方面知会一声,越来越不将他这个盟友放在眼里了。当然,刘备方面一再激怒孙权并不能让孙权失去理智,孙权作为一个政治家不会感情用事,给关羽背后来一刀主要还是为了夺取荆州及考虑到自身的安全。

  刘备方面不管如何激怒孙权,也不管怎么样伤害孙权集团的整体利益,甚至对孙权方面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拔不掉这颗钉子也只有干瞪眼兼干着急的份。要知道,坐镇荆州的关羽并非易与之辈,荆州不是想抢就能抢到手的,须要有可乘之机。为了夺取荆州,孙权方面也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而关羽也不是不知道东吴方面对荆州一直是有野心的。

  孙权方面一再宣称他们对荆州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鲁肃主持孙吴军事和外交期间,两家不知为此打过多少口水仗,甚至还剑拔弩张的上演过一出单刀会。虽然在刘备攻取汉中的时候给了孙权两个郡,双方签订了协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荆州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只要关羽还控制着长江上游的地区,孙权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脑袋上悬着一把剑,不拿下来睡不好觉。

  鲁肃之后,孙权方面接替鲁肃主持外交军事的江东少壮派吕蒙和陆逊都是血气方刚,作风强硬的铁杆鹰派,完全不同于儒生出身的鲁肃。吕蒙和陆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固然有吕蒙和陆逊个人作风强硬的因素,事实上主要是孙权态度的转变,因为彼一时此一时,鲁肃时期孙权方面的主要压力是来自曹操,但是随着刘备实力的不断增长和曹操后期采取守势,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加上关羽目中无人,一再激怒孙权方面,让孙权感到现在敌人不再是曹操了,而是刘备。何况孙权这个时候要跟刘备争夺长江天堑的控制权,而鲁肃时期已经明确告诉孙权,从谈判桌上是争取不到荆州的,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只能到战场去抢。

  关羽是个狠角色,孙权方面很了解此人。不过他们也知道,关羽刚强有余,理性不足,守城打仗,治军领兵是行家里手,忠诚度更加没得挑,可以说是一员难得将才。但是关羽又是有毛病的,而且毛病还挺深,尤其是傲气十足,目中无人,总的来说轻敌骄狂是他致命的弱点。孙权知己知彼,关羽却不屑于了解对手,除了藐视还是藐视,所以被孙权方面抓住了软肋还没有感觉到。关羽的弱点是骄狂,骄狂容易犯轻敌的错误。其实轻敌还不是骄狂者的死穴,爱戴高帽子才是一击即中的死穴,点到此处神仙也救不了。陆逊认准穴位,很快就得手了,关羽已经被人控制住了致命的穴位还毫无察觉,真以为人家好心给他做精神按摩呢,还美滋滋的陶醉其中。

  吕蒙从军多年,在军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自然,关羽也知道吕蒙的名头。尽管关羽也不大看的起吕蒙,但是也不敢掉以轻心,对荆州的防御还是毫不松懈。孙权方面为了麻痹关羽,可谓用心良苦,有名的吕蒙装病让籍籍无名的陆逊接替。陆逊一介儒生,关羽素来轻视读书人,让此人来麻痹关羽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实际上陆逊尽管年轻,但是外柔内刚,尤其忽悠人是一套一套的,很有演戏的天赋。于是好戏上演了,陆逊扮演成了关羽最看不起的那类角色,酸腐至极,除了整天说一些没用的话就剩下拍马屁了,高帽子一顶一顶的给他送来。陆逊一上任就给关羽灌迷魂汤,他写信吹捧关羽功德,尤其大加称赞关羽擒于禁斩庞德,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认为这一战是他的得意之笔,陆逊的吹捧刚好挠到了他的痒处,令他全身的每一根汗毛都舒展开来。这个江东的无名小辈,恭敬、诚恳显然是有讨好他的意思。关羽在被捧的心旷神怡之余肚子里也暗暗好笑,不仅看不起陆逊,对孙权也有几分瞧不起了,认为江东无人了,尽找些无用的人来滥竽充数,因此他认定江东不足虑,可以将荆州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入到襄樊前线。

  因为对江东放松了警惕,所以关羽将主要兵力都集中到了襄樊前线,樊城曹仁的压力越大,就证明关羽的后方越空虚。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引起三家的高度关注。在曹操方面固然引发了政治地震,在刘备方面应该是一片狂欢。其实引起强烈反应是孙权方面,他们不仅为关羽的顺利进军感到不安,更主要的是他们费尽心机忽悠关羽总算成功了,袭取荆州的机会来了!忽悠成功,吕蒙不病了,陆逊不孬了。是的,吕蒙尽管有病,但是此时吕蒙害的是荆州的病——荆州的防御体系太过完善,让他无法下手。陆逊很书呆子气,但那时都是演给关某人看的。陆逊一路捧杀,关羽还以为陆逊跟鲁肃一样迷信谈判桌,殊不知此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即使鲁肃还在也不可能再坐下来跟你打口水战了。关羽不明大势,目中无人,荆州的严密布防被陆逊一顿忽悠摧毁殆尽,吕蒙兵不血刃进入了荆州城。关羽想不到他的盟友会在背后捅刀子,是因为他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为此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关羽遭到曹操和孙权的前后夹击,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败走麦城,最终被他最看不起的“江东鼠辈”俘获,落在小人之手,头颅被孙权砍下来送给曹操。就这样,一代名将关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