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小说 > 三国随想

2、争夺王牌

  汉末董卓之乱后,春秋战国时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类似的节目再次隆重上演,中原大地率先成为了各路诸侯粉墨登场的舞台。一时间群雄并起,乱哄哄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用不了多久,喧嚣之声即趋于平静,配角龙套们刚混了个脸熟就被后来者抢了镜,很快就没他们什么事了。激烈的竞争过后,在逐鹿中原的舞台上,最后的一出压轴戏是袁曹两家的二人转。

  赢得最后决赛资格的袁曹两家,在角逐之初,袁绍似乎更有胜算的把握,而他的对手曹操相对处于劣势。首先两家实力悬殊,更重要的是在袁曹两人矛盾越来越表面化的时候,曹操四周的威胁并没有解除;吕布张绣刘备袁术的势力还没有完全肃清,关中马腾韩遂坐等捡便宜,江东的孙策也是蠢蠢欲动,荆州当看客的刘表显然也是更倾向于袁绍。更令曹操防不胜防的是,后院还会随时起火。曹操抢到皇帝这张王牌,皇帝本人显然是不愿意总是演木偶戏,而追随皇帝的官僚士大夫们对曹操架空皇帝的行为也是越来越不满意,甚至董承等人已经把曹操当做董卓第二了,总想重施王允的故技,来一场兵变干掉曹操。可惜这招只是为董卓之流的土皇帝量身定做的,用来对付三国第一强人曹操就不灵了。

  袁绍相对他的对手在各方面压力小,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比较顺利,他想要的东西相对也容易到手。首先袁绍家底厚,其次跟他争河北的对手都比较昏聩懦弱。且他的这些不入流的对手偏又占据着河北平原最富庶的土地,这就如同幼儿坐拥万贯家财,想要从幼童手里抢夺财产还不容易?无须动刀动枪,兴师动众,也不用三番五次勒索逼迫敲竹杠,一点一点蚕食,而是一哄一唬就够了,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袁绍就这样从韩馥手中骗到富庶的冀州。而另外一个对手公孙瓒有勇无谋,袁绍虽然在后来表现的也不怎的,但是对付一介武夫公孙瓒还是绰绰有余,何况袁绍手下也是人才济济,这些人岂是白给的!

  袁绍称雄河北之所以如此顺利,最主要就是因为他没有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而跟他争夺北方的霸权的对手曹操非公孙瓒韩馥这样的庸碌之辈可比,袁绍谋士也曾一再的提醒袁绍,曹操非公孙瓒可比,是我们的劲敌,不能用对付公孙的方法对付曹操。更关键的是曹操先袁绍一步抢到了皇帝。曹操代表朝廷,袁绍尽管强大,却代表地方,甚至袁绍的官职也高于曹操,但是曹操却是皇帝的代言人,时不时以皇帝的名义给袁绍发诏书,批评袁绍几句,这使得袁绍勃然大怒兼非常不爽之余,更加后悔没能及时把皇帝抢到手。

  当袁绍发现皇帝的妙用后,就想把这张王牌抢过来自己玩玩,尤其是曹操把皇帝抢到手之初,以皇帝的名义将自己升为了大将军,位在袁绍之上,袁绍非常不爽。他认为曹操以前不过是自己的马仔,没有他袁绍姓曹的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现在尽然挟天子以令我袁绍,爬在我头上拉屎拉尿了。曹操实力不够,还不敢跟袁绍撕破脸,于是把大将军的位子让给了袁绍。

  曹操有句名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而袁绍似乎相反,太好面子了,在跟曹操的争夺霸权中也没少吃慕虚名的亏。其实此时地方各自为政,没有不断的军事胜利和实力作为后盾,挟天子又能如何,除非你能击败敌人,才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否则你连谁也号令不动。皇帝尚且不大管用,朝廷的官位早已不是桓帝灵帝时期的抢手货了,已经一钱不值,大将军跟小将军没有多大的分别。乱世里“有枪才是草头王”,没有枪贵为天子也不过是军阀手中的玩物,甚至三公九卿之类的高官死在小兵手里都不足为奇。所以曹操把这些虚的东西很慷慨就让出去了,但是袁绍偏就喜欢这些无关紧要的头衔,号称“四世三公”的家族还稀罕要这些虚衔来装点门面吗?也算是一方霸主了还不改其公子哥儿做派,难怪最后会失败!

  袁曹二人在性格方面截然相反;袁绍好虚名,外宽内忌,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好谋无断以及不听逆耳忠言,只接受那些令他心旷神怡的马屁,这在他对曹的军事行动中都有所表现。而他的对手曹操恰好跟他相反,比较务实,这多半跟袁曹两人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出身在“阉宦遗丑”的家庭,很受人鄙夷的,尤其很受士大夫看不起。而曹操认为自己也是读书人,一直想跟士大夫靠拢,在何进联合士大夫诛杀宦官的那时,曹操一直跟士大夫站在一起就可以看得出。所以在他打天下的时候一定是很看重士大夫,很愿意接受这些人的意见。

  而袁绍“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就是一张闪亮的名片,他借助家族的影响力早就学做孟尝君了,门下聚集很多文人士大夫,在这些人中间袁绍就是中心人物。文人相轻很厉害,文人互相捧臭脚也是不得了。袁绍一定是众星拱月似的被那些吃他喝他的人围绕着,早就被惯坏了,加上从谋诛宦官到讨伐董卓——尽管袁绍所起的都是负面作用,但也出尽了风头,何况河北取得重大的胜利,早就开始飘飘然了,哪里还能听的进去其他的意见。

  曹操可以让出无关大局的头衔,但是实实在在管用的皇帝这张王牌他却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里,袁绍很想要过来自己玩玩,曹操当然不会把这个宝贝让给他。当袁绍以许县潮湿不宜当做帝国的首都为理由,要皇帝来他的地盘上住。他说他的地盘甄城才是最合适的帝都,皇帝应该迁到他的地盘上来。曹操当然不会那么傻,而是皇帝的名义发诏书批评袁绍早点不来勤王保驾,都什么时候了才想起皇帝来!袁绍也无可奈何,但是自恃势力大,想跟曹操争夺这张王牌,其实在这样的乱世里,要抢到这张王牌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一再被他错过了机会。

  在曹操亲往徐州讨伐刘备的时候,袁绍的谋士田丰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抢王牌最好的机会。但是袁绍却因为爱子生病白白的将这个机会错过,气的田丰以仗击地,大呼可惜!本来曹操也担心他亲自讨伐刘备,袁绍会趁机把他的王牌抢去。但是他的谋士郭嘉打消了他的顾虑;郭嘉认为袁绍好谋无断,不会抓住这次好机会,此人不足畏。而刘备却是潜在的敌人,趁其羽翼未成,一举消灭,如果让此人占据徐州,形成势力,就很难一时半刻消灭得了。

  但是在错过了这次机会后,袁绍却决定要讨伐曹操,争夺王牌,更主要的是争夺北方的霸权。袁绍的谋士田丰认为现在已经失去了时机,应该休整,不宜大规模的用兵。而应利用我们的地理优势和兵力优势,以小股兵力扰敌后方,使其疲于奔命,不出三年,可以消灭对方。但是另外一个谋士郭图大肆吹捧袁绍英明了得;郭图说我们的军队粮草都是敌人的很多倍,围而不打都能困死敌人。拍马屁的话容易挠到袁绍的痒处,他当然是愿意接受令他全身汗毛都舒展开来的建议了。而田丰的建议不但没有被采纳,田丰本人还以扰乱军心罪被下了大牢。田丰多半是为人比较耿直,不会拍上司的马屁,而且提的建议尽管都是忠言,但是不讲策略,从劝袁绍袭击许都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着袁绍的面就以仗击地,说曹操打刘备一时半会打不下,我们趁机抢皇帝,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们就完了!田丰对他的上司袁绍,很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可以想象,在平时如果袁绍做出的决策是错的,田丰一定是直接指出,并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显得比上司还高明。袁绍这样自以为是,嫉贤妒能又死要面子的领导肯定受不了,恐怕早对田丰不满了,这一次总爆发,所以借题发挥,把田丰关起来了。袁绍实在该败,养着谋士就是要谋士比自己高明,如果谋士什么都没有自己高明,光知道拍马屁,那他的谋士岂不都成了一班混饭吃的帮闲文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