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忍不发
更新时间:2016-10-11 本书阅读量:次
支撑着后汉政权苟延残喘的外戚和宦官在不断的内斗中同时倒掉,这两股势力同归于尽标志着大汉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其实这个政权即将崩溃的命运在西凉军阀进京之前就被董卓看出了端倪来,后汉王朝出现的衰败迹象激活了这些地方实力派的野心,他们敢于公然违抗朝廷的旨意。等到董卓窃据政权之后,后汉的灭亡不是已成定局,而是在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除了高悬着的这块招牌,已无尺寸土地属大汉的了,都是各地方在坐大!
刘汉王朝大势已去,不可复兴,不独董卓是这么看的,实际上打着复兴大汉旗号的袁绍等人何尝又不是持有同样的看法呢?何况大汉的存亡并非这些人所关心的,大家关心的都是趁乱自己坐大,称王称帝。所谓的人心思汉,不是那些长期受愚民政策毒害的最底层民众怀念汉朝,底层民众被汉政府的逼的已经没有活路只能造反,恐怕是不会对现政权恋恋不舍,实际上主张维持现状的是帮助帝王家给民众洗脑的那些士大夫。这些所谓心系王室的人,其实多半也是体制中人,如果他们赖以升官发财的大汉王朝倒闭了,他们那些孝廉茂才之类的饭票也将作废,心系王室也是心系他们的利益,他们认为他们的归宿在王室,王室存亡关系着他们的前途命运,这才是重点。 那些没有实力独霸一方,另起炉灶的士大夫们还是要想维持现状。但是西凉军阀来了,这些饿狼显然是砸锅党,掌握了盛饭的勺把,就胡作非为。本来这锅汤已经被外戚宦官搅合的不像样子了,又被西凉军阀这些老鼠屎一味的糟蹋,简直就是要坏人衣食,坏人衣食如同杀人父母,西凉军阀跟士大夫们结下的仇不可谓不深。所以即使不为天下安定着想,为了维护现政权的秩序和为自己的饭碗,以王允为首的士大夫们也应该挺身而出。但是士大夫在董卓进京胡作非为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敢于抗争,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敢,所以他们只能隐忍不发。这也不是有没有勇气的问题,而是西凉军阀远比他们以前的敌人宦官残暴野蛮,何况乱世,不是据理力争就有结果的,士大夫力争董卓报以利刃,在这样的情况下做烈士容易,但是其实也是无谓的牺牲,与其白白的送命,不如待机而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黑暗腐朽的后汉朝廷倒闭不是黎明的到来,而是进入动乱,甚至长期的动乱。由动乱而大乱,由局部到全面,由大乱而动荡,由动荡而长期分裂,正如恶人留下的遗产一定是流毒,恶政府留下的遗产一定也是暴政,其后遗症是多方面的。董卓控制下的朝廷是比后汉外戚宦官控制下的朝廷更加残暴,面对黑暗,士大夫们集体沉默,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发声的机会。 当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一把大火把洛阳烧成一片白地,繁华的都市成了废墟,士大夫在董卓的淫威下不得不随西凉军西迁。在新的长安朝廷,董卓大权独揽,为所欲为。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士大夫们还是沉默,他们不敢抗争,因为他们的敌人是流氓,跟流氓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更何况在这样的一个乱世,刀枪是残暴的敌人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而在董卓控制下的朝廷,董卓就是武装到牙齿的流氓,所以武力消灭不了董卓只能智取! 知识界面对黑暗,要么顺从,要么抗争,如果只是一味的迎合,那只是助纣为虐和同流合污。如果顺从是为了最终的胜利,那就是智慧,那就是智取。智取是讲究策略的,进入敌人的心脏,当然要学会向敌人低头,学会顺从,不得不说着违心的话。王允等人讨好董卓,隐忍不发并非真的不发,而是待机而发。 王允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不惜当歌德派。表面上看起来是向董卓表示投诚,目的是要麻痹敌人,意在捧杀。而董卓毕竟是个大老粗,自以为长于谋略,却不知道王允技高一筹,一步步的堕入其毂中不知。被人算计,还以为人心归附。王允等士大夫是他的心腹大患,他却视为是他的心腹亲信。斗力关东联军虚张声势,斗智士大夫周密筹划,沉着应对。声势浩大的关东联军空耗几天就偃旗息鼓了。董卓毕竟是武人,没有被关东联军消灭,以为手无寸铁的士大夫翻不起多大的浪,只要收买拉拢,给官当不怕搞不定这些人。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虽然奏效的,但不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不可一世的董卓最终却在士大夫这个小阴沟里翻了船! 在长安朝廷,王允是在凶暴的敌人心脏斗争,他采取的策略是隐忍不发,隐忍不发不是不作为,而是等待时机。此时的王允已经是老江湖了,不再是跟宦官斗争时候的血气方刚,嫉恶如仇,宁死不屈的王生了。在之前跟宦官的长期斗争中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这时候他还知道变通,不再是死守原则,他早已成熟的达到了圆滑的地步。他知道什么叫做能屈能伸,过程不重要,只看最终目的。应该说,王允这个时候还是表现的十分成熟,或许这是因为他的敌人过于强大,过于残暴。长于胡地的董卓学到挖眼剁脚等令人不寒而栗的种种残酷刑法,用来对付反对他的人,因此王允是在虎狼窝中谋刺虎狼,稍有不慎杀不了虎狼反被虎狼咬死。 在这场斗争中王允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以士人为主的除董同盟,正是有了这个同盟,这次锄奸行动才得以圆满完成。除此,这次胜利还得益于他早年跟宦官斗争的经验,另外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的敌人的狂傲疏忽,愚蠢暴虐。更关键的是,董卓急于享乐,自以为眉圬是安乐窝,把朝中事务交由他全权处理,他才利于这样的机会拟定计划,暗中活动,安插自己的人马,掌握要害部门,尤其是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王允还有一个主要同盟军是执金吾士孙瑞,士孙瑞掌握着首都治安军队的军权,在宫廷斗争中掌握京城武装力量是致胜的关键! 但是董卓也不是毫无警觉性的,尤其是当王允向董卓推荐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时,被董卓否决了。董卓在进入洛阳的时候,听从一些士大夫的话,将朝中的反对派外放出去当地方大员,结果这些人出去就形成割据势力,公然对抗自己。董卓还是吸取了教训,疮疤还没有好呢,怎么会忘记了疼!但是董卓显然还没有感觉到王允包藏祸心,虽然不同意士孙瑞外出担任地方大员,但是王允将士孙瑞提拔到更高一级的位置上,他也没有怀疑王允在算计他,还以为是在为他分忧呢。他没有想到,王允的这一手跟他初到洛阳时候那些士大夫的做法是如出一辙的,他们也是建议外放朝中大臣担任地方大员,结果放走一个自己就多一个敌人,后来对抗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组成联军来讨伐自己。 董卓还在眉圬这个温柔富贵乡中淫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的敌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他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不仅是在外各地诸侯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他的内部也被攻破了,家贼难防,最脆弱的地方就在内部,最要命的也就是祸起萧墙之内,肘腋之患,心腹大病,同时发作。董卓暴躁嗜杀的性格为他最终的被杀埋下祸根。他以为只有大权在握的人才有脾气,其他的人只是掌权者情绪的垃圾桶。董卓似乎还在梦中,认为有心腹猛将吕布在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为有得力助手王允的辅佐他就可以无后顾之忧了。却不知道正是王允策反吕布,两人联手倒戈相向。王允隐忍这么久终于找到了这个好机会,而董卓到死都不知道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道理,只能怒骂吕布忘恩负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