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旅途风景 >

念人:多彩的乡村(散记)

    这些年头,人们都热衷于到国外度假,可能是作家的责任感,我却偏偏爱到乡下度假,讲透彻一点,就是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与工农兵打成一片,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下乡第一个早晨,突然,庭院外大路上响起了一声声“有早餐、有黑豆芽、豆角、椰子菜卖啊……”的女人尖叫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当听到这一奇特的声音时,我顾不上梳理头发,像孩子们看热闹一样,急忙赶到庭院大门口观赏。原来,这是被乡下人称为“村姑”的售货员,她每天清晨五点多钟,从相隔离五六公里远的圩市,用“三巴车”满载着各种早餐、蔬菜,一路上走村串巷叫卖。据说,这些“村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很流行。新中国成立后,走社会主义大集体化道路,乡村都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替了“村姑”;如今,南巡风吹散了乡村供销合作社,推行单干承包制,“村姑”又流行起来,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线。

    在乡下,恰巧遇上了村中周姓人家“回火”日子。我从不听见过“回火”这一回事。据乡下朋友介绍,“回火”就是拜公的意思,即是周姓人家老老少少在这一日子里,杀猪杀鸡拜公,并告知在外的所有亲戚朋友在这日子里返乡团聚喝酒。大家高高兴兴吃喝完后,晚上,周姓有钱人家出钱,邀请省剧团到村演出助兴。作家了解到,外出人口可以不返乡过年,但是,必须返乡参加“回火”拜公。因为,有一条潜规则,不参加乡下“回火”不吉利。对此,为了谋个吉利两字,人人都要千里迢迢返乡参加“回火”拜公。这样,“回火”人数、场面,比春节不仅庞大而且热闹。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火”,对大家来说有什么好处?最多的是相信“回火”拜公的人,在心灵上得到暂时宽慰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收获呢?这一天,有钱人家杀猪杀鸡大摆酒席,兴高采烈;可是,贫穷人家为了应付这一“回火”局面,愁眉苦脸向别人借钱买鸡买酒招待亲戚朋友。“回火”结束后,贫穷人家欠一屁股债不知何日归还…

    乡下生活是有趣的,乡下人是忠厚朴实的。此刻,尽管出现在我面前的乡下人,个个都是一张脸带笑容的面孔,但是,我隐约看到在那张笑容的面孔背后,仍然隐藏着几分苦涩与无奈。
 


    作品集念人
    相关文章: